当债务人欠债权人一定金额的债务时,债权人可以通知债务人只需偿还部分金额,以免除部分债务。例如,债务人乙欠债权人甲100万元贷款,甲通知乙只需偿还80万元,免除了20万元债务。被免除的部分债务不再需要履行,但尚未免除的部分仍需履行。
当债权人表示不再追求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即免除全部债务时,债务人不再需要履行任何债务,合同的权利义务因此终止。例如,服装加工部向服装定作人表明不收取服装加工费,免除全部债务。在债务被全部免除的情况下,如果存在债权证书,债务人可以请求返还。
当债权人免除对方债务时,也等于放弃了自己的债权,债权消灭的同时,从属于债权的权利、利息权利、违约金请求等也随之消灭。例如,甲免除了乙的债务,为乙提供履行担保的丙的责任也随之消灭。但是,免除担保债务不影响被担保的债务的存在。例如,甲免除了丙的担保义务,不等于免除了乙的债务,乙仍然需要履行债务。
需要注意的是,债务的免除不得损害第三人的利益。例如,债权人甲将其对于债务人乙的债权转让给丙,如果甲免除乙的债务,丙对甲享有的质权也不再存在,这将损害丙的利益。因此,已设定担保权益的债权人不得免除债务人的债务,以免对抗担保权人。
债权人免除债务的法律特征,包括无因行为、无偿行为和无特定形式要求等。免除债务可以附加条件或期限,并且债权人一旦作出免除的意思表示,将无法撤回。此外,债权人应及时通知债务人和第三人,以使免除产生法律效力。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各种条件,包括债务已经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等。此外,还涉及委托合同的终止和当事人约定的合同终止情形。
债权转让时债权人单方解除的合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债权转让协议需双方协商一致并通知债务人,且不损害第三人利益,才可单方解除。债权转让不得改变主要内容,如债的种类、数量等。债务免除需债权人通过意思表示向债务人进行,且一旦作出表示不可撤
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但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