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消是指在债务关系中,双方互相债权债务相抵,以减少或消除债务的一种方式。抵消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双方必须存在互相债权债务的关系,才能进行抵消。同时,这两个债权债务关系必须合法存在。如果其中一个债权或债务是非法的,就不能主张抵消。
抵消的债务必须是同种类的给付。如果双方互相债务的标的物种类不同,就不适合进行抵消,因为这样会使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目的难以实现。通常用于抵销的是同种类的货币或者十五。如果种类相同但品质不同,可以允许使用品质较高者与品质较差者进行抵消,这对于被抵消人并无不利。
然而,如果一方或双方的债权标的物是特定物,原则上是不允许抵消的。特别是以种类物债权抵销特定物债权时,更加不允许抵消。
抵消必须在双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的情况下进行。抵消具有相互清偿的作用,只有在债务已到清偿期时才能进行抵消。债务未到清偿期时,债权人不能请求履行,因此不能将自己的债权用作抵消。否则,就等于强迫债务人在期限之前清偿。
如果清偿期限利益是为债务人设立的,原则上债务人可以提前清偿。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可以主张以自己未到清偿期的债务与对方已到清偿期的债务进行抵消,这可以视为债务人放弃期限利益,应当允许抵消。
以下情况的债务不能用于抵消:
债权转让与代位求偿在成立要件、法律后果以及解决企业三角债的价值功能方面的区别。债权转让需要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协议,而代位求偿则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直接向次债务人行使权利。在法律后果上,债权转让消灭让与人与受让人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代位权诉讼中
债务转移的定义、条件、合同方式和法律依据。债务转移是合同债务人、债权人与第三人达成协议将合同债务转移给第三人承担,必须所有相关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且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债务转移的方式包括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协议并经债权人同意,以及债务人、第三人和债
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先取得债权人的同意,然后依法与受让人协商,再在协商一致后订立书面的债务转让协议,最后及时将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到第三人名下。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是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双方互享债权、互负债务为双方行使抵消的前提条件。另外,当事人双方存在的两个债权债务关系,须均为合法存在。其中任何一个债为不法,均不得主张抵消。抵消具有相互清偿的作用,应自双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始得为抵消,债务未到清偿期,债权人尚不能请求履行,因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