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和不当得利能竞合吗
时间:2024-10-16 浏览:4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律适用中存在的一大难点就是法律竞合问题,在刑法中法律竞合问题会导致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使用规则,而在民法中则体现为救济途径多元化。民法中常常遇到的是违约与侵权的竞合问题,更为复杂的问题是违约和不当得利能竞合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违约和不当得利的竞合问题
一、违约和不当得利的竞合性质
根据《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规定,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取得财产上的利益、致他人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没有合法依据。违约行为是一种法律上的原因,而不当得利构成要件中的“无法律上原因”与之天然对立,因此违约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请求权在单纯的违约行为中是不能竞合的。然而,在合同未成立或合同解除、无效的情况下,违约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请求权可以发生竞合。
二、解决民法法律竞合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责任竞合问题,应当建立一种法律机制,综合考虑和设计相应的解决机制。具体建议如下:(1)充分发挥司法解释的作用,从实体法与程序法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进一步完善责任竞合制度。(2)新的立法可以适当扩大竞合的类型,明确允许竞合的范围。(3)坚持私权意思自治的观念,承认当事人的选择权。结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解决诉讼时效、重复起诉等问题,全面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4)引入法条竞合说中合理成分,解决不同层次法律、法规的效力问题,维护法的权威,防止竞合的滥用。(5)吸取规范竞合说的核心内容,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体现经济诉讼、便民原则。
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
《民法典》第二十九章 不当得利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获得的利益。但以下情形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不成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投资不成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阐述了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包括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同时,根据最新资讯,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说明了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返还不当利益。
-
公信效力是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
公信效力在善意取得中的必要性。文章阐述了善意取得中的几个要素:一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情况;二是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三是有偿转让交易行为;四是完成了法定的公示方法。文章强调在完成公示的前提下,善意取得才能成立,并且针对不同财产类型(动产和不
-
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处罚
拾得遗失物的归还义务和拒不归还的处罚,以及不当得利的定义和返还义务。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归还失主,如果拒不归还则可能构成侵占罪。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获得利益,受益人有返还义务,返还范围视其是否善意或恶意而定。
-
善意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
善意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善意取得是当无权处分人将财物转让给第三人时,若受让人善意取得该财物,则获得所有权,而原权利人失去所有权。原始取得则是依据法律规定直接取得物权,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愿。善意取得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出让人无权处分、受让人善
-
在什么条件下合同解除?
-
合同的解除条件包括了哪些
-
违约和不当得利能竞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