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的订立是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进行的双方法律行为,该合同的成立基于双方当事人的一致意见表达。根据《合同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与一般合同类似,保险合同的订立也需要经历两个阶段:要约和承诺。
要约是指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这个意思表示应当明确表示要约人的承诺,并将要约人约束在该意思表示之下。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提交填写完整的投保单通常被视为要约,即被保险人向保险人书面提交意愿以订立保险合同。当然,保险人也可以成为要约人。例如,当保险人收到投保人提交的填写完整的投保单后,提出某些附加条件,此时,保险人的意思表示并不完全接受投保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是构成了新的要约。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人成为新的要约人,投保人则成为受要约人。如果投保人同意接受保险人提出的附加条件,则表示投保人接受了保险人的新要约,从而使投保人成为受要约人。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通常情况下,保险人在收到投保人的投保单后,经过核对、查勘和信用调查,确认一切符合承保条件后,签章承保,即构成承诺,保险合同随之成立。承诺可以通过法律规定的方式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保险凭证或临时保单,也可以直接在投保人提交的投保单上签章表示同意。然而,承诺人不一定是保险人,正如前文所述,要约和承诺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投保人与保险人可以就标准合同条款以外的内容进行协商。当双方当事人就合同条款达成协议后,保险合同成立。此后,保险人应当及时向被保险人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并在保险单或其他凭证中明确载明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合同内容。
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经过要约和承诺,达成一致意见,保险合同即成立。然而,保险合同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保险合同自动生效,保险合同的生效还必须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或履行一定的手续。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保险合同的生效即为保险权利义务的开始。
保险合同的无效是指当事人所订立的保险合同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而没有法律约束力。无效保险合同具有以下特点:1、违法性,即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2、自始无效性,即因其违法而自始起便没有任何法律效力;3、无效性无需考虑当事人是否主张,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主动审查并确认合同的无效性。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
保险交完保费后能否解除合同的问题。在保险合同正式生效后,投保人享有撤销合同的权利,但需要考虑到合同的具体细节和相关法规条例。实际操作中,投保人需征得被保险人书面批准方可实施撤销,并准备必要的材料。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提供了线上退保操作、电话退保和门店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