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 > 债务人如何对公司人格混同进行举证

债务人如何对公司人格混同进行举证

时间:2021-10-19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3934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属于法人组织,有独立财产权的,而有些公司可能会出现人格混同情形,对债权人利益造成侵害,那么债务人怎样对公司人格混同进行举证?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债务人如何对公司人格混同进行举证

在司法实践中,债务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收集证据资料,证明公司财务混同:

1、收集债务公司的交易的发票、单证。由于公司与股东财务公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混同,或者习惯性地与订立合同主体存在矛盾等,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这些存在矛盾的票据、单证等资料比较分析得出公司财务混同的结论

2、通过法院对工商税务等其他国家机关掌握的财产资料进行调查取证,法院根据案情的需要也可以要求存在混同嫌疑的公司提供相关财产资料。

3、通过网络等其他各种渠道收集可能与涉嫌人格混同的公司相关的网络文献、司法机关查处记录等可能对证明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相关的证据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界定及股东责任】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二十条 【股东禁止行为】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债务人对公司人格混同进行举证时需注意什么

1、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应当避免将公司业务与个人业务混同,包括财产混同、人员混同、机构混同等。避免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矛盾的票据、单证等材料,尽量避免股东个人账户和公司账户混同。对外交往时应明确区分是以公司身份还是以股东个人身份。

2、股东有限责任并不是绝对的,当发生股东滥用公司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时,公司债权人可以举证证明此情况的存在,使股东与公司承担连带债务,从而维护自己的权益。

3、如果发生股东利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债权人需要证明以下两点才能使股东和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即,股东实施了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以及股东滥用权利的行为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4、债权人若主张股东承担连带责任,仅仅证明公司业务和有关账目、资金往来是通过股东开展实施的,则证明力不够。应当具体证明股东存在公司财产、业务或者人员等发生混同且对公司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比如收集公司日常业务中存在矛盾的票据、单证等资料;保留公司与自己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书面凭证,例如书面购销合同、增值税专用发票、送货单等交易凭据,尤其注意对方是以公司的名义还是股东个人的名义发生交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物证

    离婚案件中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等都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以其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书证则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利用图像和声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而证人证言则是证人对案件事

  • 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书的法律意义

    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书的法律意义及其实施流程和法律依据。公证书可以保护债权人权益,当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持公证书及相关证明申请强制执行。流程包括双方申请公证、填写申请表、签署告知书和笔录、起草法律文书、出具公证书等。实施依据来源于相关法律规定,如民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

  • 股权转让协议

    股权转让协议的细节与要点。协议涉及转让方与受让方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转让事宜。包括股权转让的比例、价格、支付方式、生效条件、变更登记手续、章程修改、债权债务处理、股东权益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受让方需审查转让方的股东资格相关证明,并咨询专业律师

  • 破产清算中公司高管的法律责任
  • 答辩人申诉答辩状
  • 公司解散后还能要回钱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