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执行 > 医疗救助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医疗救助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时间:2021-12-24 浏览:6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434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是需要政府进行救助的,例如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员等,医疗救助是社会救助的组成部分,那么医疗救助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实质意义上的帮助您。

医疗救助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医疗救助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助、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等。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十九条 医疗救助采取下列方式:

(一)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二)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社会救助权的基本内容

社会救助权旨在帮助贫困者走出贫困,摆脱生存威胁。故凡有可能导致个人、家庭或群体陷入贫困的事项或事件,都应当被涵盖至社会救助之列。一般而言,社会救助权包括生活救助。急难救助和灾害救助等方面,触及贫困者生活的各个领域。

生活救助立足于贫困者的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当前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生活救助的具体展开。生活救助的对象一般呈现出较长时期的贫困状态,而且短期没有摆脱贫困的机会,经过家计调查进行资格确认后,就可以享有相应的生活救助。生活救助除了在满足贫困者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外,也有必要根据贫困者的实际需要,适当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其他特殊项目的专项救助服务。

急难救助所针对的是突发情势中的临时性贫困者,例如流浪乞讨人员、患有重病而无力医治者以及临时性失业者等等。请求急难救助者的贫困状态相对较容易判别,其贫困状态通常是由突发的意外事件而引发,经过临时救助就可以使他们摆脱贫困或危难境地。

灾害救助所针对的是群体性临时贫困者,主要是由于遭受各种自然灾害而陷于贫困的人群。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抗性,灾害的发生不仅会导致临时性贫困,而且有可能转化为长期贫困,对受灾人群的因此具有公共应急救助的意义。

此外,社会救助权容量大,涵盖面广,在救助方式上应当具有多样化的网络结构,包括临时救助、定期救助和周期性救助;普通救助、类别救助和专项救助;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和服务救助,等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及程序要求。对象包括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税款的纳税担保人,以及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程序上,税务机关需在责令期满后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若纳

  • 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及其在不同国家的执行差异。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规范分散,导致立法统一性和执法模糊性。不同国家在执行权力分配和法律救济机制上存在差异,如英美主要由司法机关执行,我国则是法律授权的由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未授权的由法院执行。我国的行政救济

  •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有关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强制执行权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其范围因法律而异。我国以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机关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限。当行政处罚决定难以执行时,需申请法院执行或自行执行。此外,只有公安机关可限制人身自由

  • 新《保险法》特色一:扩大保险经营范围

    新《保险法》的两大特色。首先,新法引入了保证保险的概念,明确了保险公司在信用担保方面的业务范围,包括雇员忠诚保证保险和还贷保证保险等。其次,新法扩展了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允许其经营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业务,如补充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新型业务,适应

  • 行政诉讼法中对提起诉讼的时限规定
  • 行政处罚的法律规定及滞纳金的免除条件
  • 行政强制执行的合理原则与行政法中的合理原则的关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