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 > 违禁品或危险物品的携带禁止规定是什么

违禁品或危险物品的携带禁止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1-10-19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4804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携带违禁品或者危险物品是被法律严厉禁止的行为,尤其是在旅客运输的过程中携带违禁品或者危险物品更容易发生一些严重后果,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携带违禁品或危险物品具体的法律禁止规定,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吧。

一、违禁品或危险物品的携带禁止规定是什么(《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百九十七条 违禁品或危险物品的携带禁止

旅客不得随身携带或者在行李中夹带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以及有可能危及运输工具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或者其他违禁物品。旅客违反前款规定的,承运人可以将违禁物品卸下、销毁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旅客坚持携带或者夹带违禁物品的,承运人应当拒绝运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二十八条 托运、承运货物、包裹、行李,必须遵守国家关于禁止或者限制运输物品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旅客不得随身携带或者夹带违禁品或者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经及有可能危及船上人身财产安全和其他危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条 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禁运物品乘坐民用航空器。

二、携带违禁品或危险物品的后果

在旅客运输中,旅客在登上运输工具之前,承运人一般都要对旅客进行安全检查,以防止旅客把危险物品或者违禁物品带上运输工具。但是如果旅客违反规定把危险物品或者违禁物品带上了运输工具,对于这种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旅客违反前款规定的,承运人可以将危险物品或者违禁物品卸下、销毁或者送交有关部门。在承运人将危险物品或者违禁物品卸下、销毁或者送交有关部门的情况下,承运人可以不负赔偿责任。同时如果旅客由于违反第二百九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其他旅客的人身和财产或者对承运人的财产造成损害的,旅客还应当负赔偿责任。本条第二款还规定,如果旅客坚持要携带或者夹带违禁物品的,承运人应当拒绝运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隐匿携带炸药、雷管或者其他危险品乘坐民用航空器,或者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企业事业单位犯前款罪的,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隐匿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乘坐民用航空器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一十八条 旅客不得随身携带或者在行李中夹带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以及可能危及运输工具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或者违禁物品。旅客违反前款规定的,承运人可以将危险物品或者违禁物品卸下、销毁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旅客坚持携带或者夹带危险物品或者违禁物品的,承运人应当拒绝运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承运人的责任范围

    承运人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责任范围,包括货物灭失、损坏及延迟交付的责任。如果损失是由于承运人的错误行为或过失导致的,承运人不能免除责任。对于特殊风险,如使用无盖敞车、包装不当等,承运人可以免责。但如果因特殊风险导致他人货物损失,托运人应对承运人负责。

  •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 特种设备事故的认定

    特种设备事故的认定过程。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职责,成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无利害关系,负责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提出处理建议和整改措施。同时,介绍了特种设备的分类,包括承压类和机电类,并阐述了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

  •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包括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法诉讼的相关规定,包括复议和起诉的程序、条件和法律规定等。这些来源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阐述对于公民了解和参与行政诉讼

  • 一、承运人对行李负有赔偿责任的条件
  • 共同海损案例分析及责任承担
  •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