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二手房买卖 > 购买二手房应该如何办理房贷的手续

购买二手房应该如何办理房贷的手续

时间:2024-05-0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699
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购买二手房,在购买二手房的时候也可以进行贷款,但是这个情况申请贷款可能会相对比较困难,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这个问题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购买二手房的房贷手续办理流程

1. 二手房过户按揭贷款申请条件

借款人需提供以下文件:

  • 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
  • 经济收入证明或职业证明
  • 家庭户口登记簿
  • 如有配偶,需提供夫妻关系证明
  • 如有共同借款人,需提供明确共同还款责任的书面承诺

2. 咨询业主是否愿意办理按揭

在购买二手房时,首要条件是与业主当面咨询是否愿意办理按揭。因为办理按揭需要业主提供一些证件,并且房款需要延缓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付清。因此,业主是否愿意办理按揭是交易成功的基础。

二手房过户按揭贷款办理流程

1.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并约定买方通过二手房过户按揭贷款的方式支付房款,并确定首付款及贷款的比例。买方应在现场查验卖方的《房屋产权证》、水电气费记录等凭证,并有时需要缴纳定金。

2. 到房地产交易市场办理手续

买卖双方到房屋所在区县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现场打印《房产买卖协议》,并由双方到当地房管局现场签订《私产房屋代收代付协议》以明确交易资金代收代付的委托关系。

3. 房产评估

买方需找评估公司对所购房产进行评估。银行将根据房屋交易价和评估价中较低者作为放贷的依据。需注意的是,有些银行只接受指定评估公司的评估报告,购房者在评估前应咨询贷款银行的要求。

4. 提供担保

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银行通常要求买方提供担保。担保人可以是有经济能力的个人或专业的担保公司。需注意的是,有些银行已推出无担保的二手房过户按揭贷款,购房者在办理房贷前应明确所在银行对担保费的收取。

5. 提交贷款申请资料

买方持《私产房屋代收代付协议》到贷款银行交存首付款,并取得交存首付款的证明。同时,可向该银行申请二手房过户按揭贷款,并提交全部贷款申请资料。

6. 银行审核并签订借款合同

银行审核通过后,买方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并通知卖方可付款。

7. 办理过户手续

买卖双方携带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买卖契约及复印件、双方身份证等资料到房产局办理过户手续,并携带旧土地证到土地局办理二手房换证手续。

8. 办理抵押手续

买方携带房产证、土地证、过户收据、经鉴证的买卖契约、契税等材料到房产局办理二手房的抵押手续。

9. 放款及领取新房产证

银行收到抵押证明后,放款贷款发放完毕。买方前往房管部门领取新的二手房房产证。

10. 还款及注销抵押登记

购房者按规定的还款方式按时归还借款。在还清贷款后,购房者办理二手房抵押登记注销手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二手房买卖中的购房合同和房屋登记

    二手房买卖中的购房合同和房屋登记问题。在二手房买卖中,通常不需要提供原始购房合同和购房发票,可通过网签查询房屋产权。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证明房屋所有权转移的材料。此外,二手房买卖合同常见纠纷包括房屋面积差异、税费争议、定金条款和房屋

  • 导读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的税费问题。在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需要承担包括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在内的税费。其中,营业税由卖方承担,个人所得税在某些情况下可免予征收,契税由买方承担。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不同房屋类型的税费计算方法和相关的法律依据。

  • 民法典二手房居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二手房居间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条件,便可认定为合法有效。同时,也讨论了二手房网上签约的法律效力及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应防范的风险,如确认房屋主人的销售资格和

  • 购买二手房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购买二手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查验卖方的房产证和土地证、观察房子周围的环境和产权情况,以及买家需要承担的交易手续费、合同印花税等费用。同时,也介绍了卖方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流程,包括提供合法产权证书、核实身份证和房产证原件以及了解房屋使用年限和土地使用

  • 二手房交易全套流程贷款怎么办
  • 二手房安置房和商品房的区别
  • 如何防范二手房买卖风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