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审计通常仅涉及到公司个人的职位变动行为,通常情况下公司清算不需要进行离任审计。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 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 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1、什么是离任审计?
离任审计主要是针对一些高层领导或者就职于公司内部涉及资金部门的人员(比较常见的是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以对其整个任职期间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查、鉴证和总体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离任审计对于引导和规范企业相关责任人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行为,维护其合法权益和揭露非法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什么情况下需要做离任审计?
一般来说,有关于需要开展离任审计的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和国有领导人员任期离任审计。其中,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离任审计主要是对党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任期离任审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离任审计,主要是指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股份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的任期离任审计。
(2)任期离任审计和破产离任审计。任期离任审计是对经济责任人完成其承担的任期目标等目标责任情况进行的审计。破产离任审计主要是审查和确认企业破产的原因,确定对企业破产应当承担责任的主要责任人,从而以明确责任人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从实际运行来看,我国国家审计监督的主体和执法的主体均为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而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受制于政府领导的情况下,当其监督的对象为各级党政领导及政府主管部门时
经济管理部门是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的管理机关,其职能的发挥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发生着较大的影响,这些部门主要包括财政、经贸委、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主要包括从事农业、林业、水利水电、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气象的行政管理机关。主要包括工商、税务、审计、统
一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或组织、人事等部门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由各级审计机关负责组织实施;二是对部门、单位内部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由各部门、单位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根据两办《暂行规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