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刀砍人未遂构成故意伤害罪,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持刀砍人既遂将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末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18周岁不能成为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只能构成法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一个量刑情节。
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
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缺陷与完善需求。一方面,现行刑法未将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形纳入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犯罪范围,导致一些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另一方面,缺乏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规定也是不科学的。因此,有必要完善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构成和性质。该罪名指的是以语言、文字、动作等方式故意传授犯罪方法给他人的行为。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复杂客体、客观行为、一般主体和直接故意。行为人故意传授犯罪方法,无论被传授者是否接受或实施犯罪,均构成该罪。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及其中情节恶劣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追诉期限由可能判处的最高刑决定。文章还详细列举了认定情节恶劣的具体情形,包括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等,并说明了当案件中存在这些行为之一时,应被认定为情节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