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员工是否应承担单位犯罪的责任:
(1) 如果员工是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刑事责任。
(2) 如果员工只是普通员工,在犯罪行为中没有起作用或作用轻微的,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
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
1. 对于单位故意犯罪的认定:
首先需要确定单位是否属实。对于经工商部门审批登记注册的公司,如果有证据证实实际上是特定个人出资、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并且主要利益归属于该特定个人,应按照刑法上的个人犯罪论处。对于单位犯罪的意志,应考虑两个特征:一是犯罪意志的整体性。如果单位中的一般工作人员擅自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且事后未得到领导认可或默许,应按照个人犯罪论处;二是非法利益的团体性归属。
2. 分支机构等是否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不能因为单位的分支机构、内设机构或部门没有可供罚金的财产就不认定为单位犯罪。
3. 几种特殊对象是否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1) 个人承包企业:个人承包企业能否成为刑法上的单位,应根据发包单位在被承包企业中是否有资产投入来确定。有资产投入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否则认定为个人犯罪。
(2) 名为集体、实为个人的单位:对此应认定为个人犯罪。
(3) 境外公司、企业或组织:境外公司、企业或组织能否认定为单位犯罪,关键在于是否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其存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果真实、合法,则认定为单位犯罪;反之,则认定为个人犯罪。
犯罪集团的构成条件及特点。犯罪集团至少由三人组成,具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犯罪目的性。成员基于共同犯罪目的而结合,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危险性严重,是刑法打击的重点。文章还强调了刑法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定义,以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鼓励进行法律咨询。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单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公司、企业等组织,具有法定性、整体意志和整体利益的特征。对于单位犯罪,单位需承担刑事责任,通常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成立公司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文章指出,如果公司依法成立且犯罪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单位犯罪,则构成单位犯罪。但如果公司是为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设立或将其犯罪行为作为核心业务活动之一,应认定为个人犯罪。此外,尚未成立公司的股份协议在设立过程中仍然有效,
单位犯罪单罚制的相关内容。单位犯罪单罚制指的是只处罚单位或直接责任人员,不判处罚金给单位。而双罚制则是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都进行处罚。此外,委托律师打官司时需注意审查律师资格、了解机构、签订协议并明确授权范围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