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毒品犯罪的认定: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是毒品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应当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
2、包庇毒品犯罪分子;
3、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走私制毒物品;
4、非法买卖制毒物品;
5、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6、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种植种子、幼苗;
7、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
8、强迫他人吸毒;容留他人吸毒;
9、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打架造成轻伤的法律责任与处罚问题。文章指出打架行为违法,涉及故意伤害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受害方既是受害人也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应给予治安行政处罚。对于民事损失,双方应相互赔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犯罪的法律责任和申诉途径,以及打架斗殴的罪名问
贩卖毒品罪的司法解释是:贩卖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司法解释主要对刑法中规定的毒品类型、毒品数量大、情节严重等名词进行解释。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
第二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七)氯胺酮一百克以上不满五百克。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以毒品实际的具体交付行为来作为贩卖毒品罪的既遂标志,如果毒品未交付给买方的,就是贩毒未遂。认为贩卖毒品罪的既遂需要用主客观犯罪构成要件相一致来认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