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兄弟姐妹属于法定第二顺序的继承人。
在没有遗嘱、遗赠抚养协议以及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情况下,兄弟姐妹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可以按照法定继承来继承遗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的继承顺序如下:
(一)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那么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根据《民法典》的定义,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如果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都会丧失继承权。
如果继承人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所列的行为,而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指定由该继承人继承遗产,那么遗嘱可以被确认无效,并按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对于继承人是否丧失继承权,可以从实施虐待行为的时间、手段、后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认定。如果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实施虐待行为的情节严重,不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都可以确认其丧失继承权。然而,如果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实施虐待行为的情节严重,或者遗弃被继承人,但后来确有悔改表现,并且被虐待人或被遗弃人在生前表示宽恕,那么可以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
如果继承人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导致其生活困难,那么可以认定该行为情节严重。
确认继承人是否丧失继承权,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审理确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作出这样的确认。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遗产分配权。同时,放弃继承权是继承权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书面方式更慎重,有助于稳定遗产再分配。
四岁男童朱某兵是否能代替母亲继承姥爷的财产问题。姥爷王福才因交通事故去世,留下两套房屋和一笔补偿金。朱某兵的父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遗产。被告辩称朱某兵的父亲滥用监护权,且王丽在临终前已放弃遗产继承权。文章依据继承法相关规定,遗产由特定继承人继承,
继承权的行使条件,包括继承人在一定时间内行使其继承权的规定,遗产分割的限制以及转继承人的继承范围和身份范围。继承人需在其规定时间内行使权利,遗产只能由法定继承人直接分割,转继承人只能继承被转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身份范围包括直系血亲和其他法定继承人。
关于子女赡养父母与遗产分配的问题。在《民法典》生效后,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并不一定会失去继承权,但在遗产分配时,赡养老人的子女可主张多分。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被赡养人可通过诉讼解决,并依法追究其责任。赡养扶助包括提供生活用品和费用,以及生活、精神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