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四百零七条的规定,如果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森林法的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情节严重,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是指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森林法的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采伐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情节严重,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要构成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不符合构成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的条件。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因此,行为人的行为并非故意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而是由于过失所致。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森林法的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且情节严重。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的客体是国家的林业管理制度,具体指国家审核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部门的正常管理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许可延续的期限以及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间和方式。行政机关应在许可有效期届满前决定是否准予延续,若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则视为自动延续。行政许可办理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四十五日,必要时可延长十五日。行政机关作出决定后,应
行政许可设定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指出行政许可的设定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地域性和特定背景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差异性。文章阐述了随着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行政许可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同时,行政许可的设定也涉及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不同地区的
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的区别。客观方面,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而行政事实行为还包括与行使职权相关的行为,如暴力侵权。法律效果上,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行政事实行为则是非法律行为,不影响法律效果。主观方面,具
我国公安机关对于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为: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导致林木被滥伐二十立方米以上的;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导致珍贵树木被滥伐的;批准采伐国家禁止采伐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