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申请人应当按时提交申请书,并按时出庭,并提供自己主张的证据。被申请人应当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对生效的裁决书有履行的义务。
申请人有仲裁请求权,被申请人有答辩权和提出反请求的权利。
当事人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间内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合议仲裁庭,也可以约定1名仲裁员组成独任仲裁庭。如果没有约定,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当事人约定独任仲裁庭的,应当共同选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如果当事人没有选定仲裁员,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当事人和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并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仲裁员认为自己具有法定的回避事由时,应主动提出回避的请求。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应当回避的事由,有权提出要求该仲裁员回避的申请。
当事人有权收集、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向仲裁委员会提供。在庭审中,当事人可以对另一方的举证材料进行质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可能使裁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时,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在证据可能丢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申请证据保全。
一方当事人有权对自己的请求或反请求作出放弃或变更,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作出承认或反驳。
当事人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请求仲裁庭主持调解。若调解不成,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当事人应当履行仲裁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依据法律规定,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如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金额,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同时,未签劳动合同情况下超过一年未主张双倍工资请求的,视为签署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外,用人单位在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和仲裁时效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部分劳动争议裁决被视为终局裁决,包括金额低于地方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案件和在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国家劳动标准有关的争议。同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劳动争议发生后,职工在未能达成协议时应遵守上班要求,除非存在正当理由。劳动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进行公正裁决。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但劳动报酬争议有例外。仲裁时效可因特定情况中断或暂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以因多种情况中断或中止,包括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后发生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可以在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不受仲裁时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