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房屋租赁纠纷 > 公房同住人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取得居住权

公房同住人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取得居住权

时间:2024-04-10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449
公房是指国的房屋,一般是由国有企业、行政机关通过筹集资金等的方式兴建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职工住房的问题,建好后租给职工居住,那么公房同住人的条件为何?如何取得居住权?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公房同住人的条件及居住权获取方式

公房制度的特殊性质

公房制度是一种与私有产权制度完全不同的特殊制度,是历史问题所留下的遗产。公房承租权具有很大的财产价值,可以以低廉的成本完全使用,并且在中心地段遭遇拆迁时,可能获得巨额赔偿。然而,这种财产价值的获取并非通过支付相应对价或获得相应报酬,而是受到政策性和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时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例如,家庭中为解决住房问题而做出牺牲的成员,往往会因此遭受更大的牺牲。

案例背景

本案中,原告请求被法院驳回的理由是其未在争议房屋内连续居住满一年,因此没有获得居住权。换句话说,如果原告能够在争议房屋内无偿居住满一年,就有很大可能获得居住权。这是公房纠纷中普遍存在的悖论。

案例分析

根据《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及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关于"共同居住人"的相关解释,"共同居住人"指的是在公有房屋内实际居住生活满一年以上(特殊情况除外),且本市没有其他住房或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人。结婚和出生的情况可以不受上述条件限制。根据本案实际情况,首先,原告在1992年已经享受过国家分配的公有住房,已成为梅陇三村房屋的共同居住人。其次,原告的户籍虽在涉讼的房屋内,但根据原告的陈述,其在梅陇三村和江宁路房屋之间轮流居住。因此,原告并未将涉讼房屋作为长期稳定的居住地,并且在涉讼房屋内实际连续居住满一年。再次,原告也不符合上述解释中提到的结婚和出生的特殊情况。因此,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以上是对公房同住人条件及居住权获取方式的案例分析。公房制度的特殊性质导致了一些特殊的纠纷和争议,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准确的解释和判断。对于公房纠纷的当事人来说,了解公房制度的规定和条件,以及合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女儿出嫁户口在娘家承租有居住权吗?

    女儿出嫁后户口在娘家时是否享有居住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最新资讯,女儿在娘家享有居住权是由房屋所有人设立的用益物权,与户口无关。用益物权关注物的使用价值,具有目的的用益性,并可通过书面居住权合同来约定具体的居住权安排。

  • 公共租赁房申请的处理程序

    公共租赁房申请的处理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公示和核实、市级审核、市级公示和核实、轮候和租赁协议签订等环节。在申请过程中,要求申请人提交完整的申请和申报材料,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核实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以按照轮候规则列入轮候册进行轮候,并签订租赁协议

  • 房屋居住权的法律界定

    房屋居住权的法律界定,包括居住权的性质和内容,以及房屋产权的取得方式。居住权是人役权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用于保障居住人的晚年生活,具有无偿性和专属性。房屋产权可以通过购买、建设、受赠和抵押等方式取得,在取得过程中需注意各类合法手续和权益保护。

  • 离婚后住房问题的法律解释

    中国离婚后住房问题的法律解释。根据婚姻法规定,当一方离婚后生活困难时,另一方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包括住房。对于没有住处的一方,可以通过提供房屋的居住权或所有权来帮助。但居住权是有限期的物质帮助,并非永久。以刘某与周某的离婚案例说明了这一点。

  • 离婚协议中房屋归孩子,前妻是否有权居住?
  • 公房承租权的变动与继承问题
  • 离婚后前夫又回来住违法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