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收集 > 刑事诉讼法的证人包括哪些人

刑事诉讼法的证人包括哪些人

时间:2022-03-22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5142
刑事诉讼法的证人包括所有知道案件事实情况并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供证言的人。凭借证人的证言来查清案件事实为古今中外的法律所重视,也是各种诉讼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证据形式。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关于刑事诉讼法的证人包括哪些人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刑事诉讼法中的证人范围

1. 证人的定义

刑事诉讼法中的证人指的是那些了解案件事实情况并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供证言的人。证人的证言在法律领域被广泛应用,并被各个法律体系所重视。

2. 证人的义务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任何了解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3. 不适合作证的人群

根据生理和心理状况的不同,以下人群不适合作证:

  •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4. 证人的资格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可以作为证人:

  • 了解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
  •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
  • 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 证人具有不可代替性。
  • 证人只能是自然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二、刑事诉讼法中的证人作证义务

1. 保障证人证言真实性

赋予刑事证人拒绝作证的特权有利于保障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改变证人作证难、出庭难、作假证的状况。如果刑事诉讼中证人不享有拒绝作证特权,则证人面临着丧失亲情、违背职业道德等风险,而选择不作证则违背了法律关于作证义务的规定。

2. 实现司法公正

赋予刑事证人拒绝作证的特权有利于促使控辩双方平等对抗,实现司法公正。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天然处于弱者地位,即使在辩护律师的帮助下,辩方也无法同作为控方的强大的国家公诉机关相抗衡。

3. 维护家庭和谐与信任关系

赋予刑事证人拒绝作证的特权有利于维护家庭关系和特定职业活动中双方的信赖关系。强制要求具有特定关系的证人作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尽快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提高办案的效率,但付出的代价却是不可估量的。

4. 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赋予刑事证人拒绝作证的特权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法律与时代的共同呼声。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用亲情来调整亲属之间的关系。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属作证,则会使亲属之间没有最基本的信任和信赖可言,亲属之间会互相猜忌、互相提防,这必将会破坏家庭和睦,破坏社会和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其主要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的案件,以及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和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技术侦查措施包括电子侦听、电话监听等秘密的专门技术手段,其主体、适用范围、程序与期限等已在相关法律中明

  • 刑事案发后和嫌疑人录音的法律地位

    刑事案发后与嫌疑人的录音在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录音能否作为证据需考虑其与案件的关联性、取证的合法性等因素。若录音合法、关联性强且真实充分,可作为证据;若存在非法手段或关联不强,则可能被排除。

  • 轻微伤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

    轻微伤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法院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若证据不足,将驳回起诉。人民检察院在特定情况下可对轻微伤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并解除相关财产限制。对于需要给予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等,人民检察院会提出意见并移送相关机关处理。

  • 刑事诉讼有哪些证据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电子数据、书证、鉴定意见、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物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以及可以证明犯罪事实的证人证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证据必

  • 刑事证据怎么划分
  •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
  • 强奸罪定罪需要哪些证据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