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政管理行为。
2、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行政处罚由很多种,行政处罚是机关单位下达的处罚,其他人进行处罚是不可以交行政处罚的,型获赠处罚必须要有成分的证据并且要走行政程序,否则是无效行政处罚,有对处罚不满意的也是可以进行复议,复议有时间期限,逾期不受理。
1.适用的情形不同
行政许可的撤销适用于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被许可人单方或双方有过错的情形。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有过错的可以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以贿赂、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行政许可应当撤销。
《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对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有过错的情形作出了具体规定: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2)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3)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4)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5)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行政许可的撤回仅适用于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这两种情形。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使其失效。
2.溯及力不同
撤回的行政许可本身是合法的,行政许可自撤回时起失效,不具有溯及力。撤销的行政许可本身是不合法的,所以被撤销的行政许可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效力,具有溯及力。
3.产生的后果不同
无论是撤销还是撤回行政许可,都有可能对被许可人的既得利益造成影响。被许可人以贿赂、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行政许可因其本身有过错而不受保护。
我国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定义和从犯的量刑问题。共同犯罪需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共谋但未实施不构成共同犯罪。从犯相对于主犯在处罚上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考虑因素包括犯罪性质和所起作用大小。多个主犯或从犯的量刑需根据作用大小和主观恶性深浅区别处理。注
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的刑法规定内容。主要对犯该罪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追究刑事责任,处罚力度根据情况有所不同。犯罪构成须同时满足情节严重、致使军事管理区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三个条件。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相比,主要区别在于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
主犯的处罚原则以及主犯与从犯的区别和区分方式。主犯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应依法严厉打击,按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从犯则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区分主犯和从犯可从共谋、策划、实施行为、参与频率和强度及对犯罪结果的作用等方面考量。
电视新闻节目中插播广告的法律问题。律师解答指出,如果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出实质为广告的内容而未注明广告标记,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则违反了法律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并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者,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将有权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