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程序 > 财产约定协议是否需要公证

财产约定协议是否需要公证

时间:2022-03-30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6646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财产约定协议不必须公证,但公证后的协议法律效力高于一般协议。关于财产约定协议是否需要公证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财产约定协议是否需要公证

1、财产约定协议不必须公证,但公证后的协议法律效力高于一般协议。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2、法律依据:《公证法》第二条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二、婚内财产约定是否需要公证

1、婚内财产约定不需要进行公证。法律的规定夫妻双方在结婚以后,签署婚内财产协议,对婚后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进行了约定,无须办理公证,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双方也可以选择公证,公证后的协议法律效力高于一般协议。办理公证协议,需要夫妻双方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婚内财产协议共同前往办理。

2、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后协议书范文

    男女双方在婚姻关系出现第三者问题时的协议书内容。协议涉及财产管理、债务约定、悔改承诺以及离婚处理等内容。双方为了挽救和睦家庭,经过协商一致,签订此协议。如果日后男方或女方再有任何过错,将会按照协议内容进行财产分割和赔偿。本协议旨在促进男女双方和睦相处

  •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意义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法律意义。该制度允许夫妻通过协议约定财产关系,包括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等事项,以排除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的适用。约定具有对内对外两种效力,但在涉及第三人利益时需公示才能对抗第三人。遵循法定原则,约定优先于法定财产制适用。如有更多需

  • 合伙人退伙时的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

    合伙人退伙时的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问题。在退伙时,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需依据合伙协议的约定进行。若协议未明确规定,则合伙人需平均分担亏损和债务。此规定旨在确保合伙人能公平处理合伙企业的财产和债务。

  • 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中关于个人合伙的相关规定

    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中关于个人合伙的规定。个人合伙是根据协议由多个公民共同经营、共同劳动的合作关系。合伙协议应包含出资、盈余分配、债务承担等事项。合伙人投入的财产共同管理和使用,合伙债务由合伙人按约定方式承担。在民事诉讼中,个人合伙以核准登记的字号为诉

  • 签订婚内财产协议需注意的事项
  • 婚前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与无效情况
  • 婚后买房怎么才能算个人财产怎么约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