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修缮指在房屋从建成到报废的整个使用过程中,进行的查勘、设计、维修、更新等修葺活动,以及实行技术、施工、设备各项管理的总称。
各级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房屋修缮工程定额管理制度,并对房屋修缮工程定额进行归口管理。
房屋修缮工程定额应合理设置项目、合理结构、先进平均、简明适用,并考虑施工场地和修、用并存的限制、拆卸、修补与原有结构的结合、旧材料的加工及其他合理利用、手工操作为主和工程零星分散的特性。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房屋修缮工程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组织对房屋修缮工程定额进行测定,为修订定额积累资料。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房屋修缮企事业单位实行归口管理。
从事房屋修缮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应向当地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资质登记,并按照批准的资质等级承接修缮任务。已取得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或《资质审查证书》的单位,凡从事房屋修缮业务的,可以不另行领取资质证书,但应向当地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核准等级手续。
房屋修缮企事业单位应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房屋修缮的规定、标准和服务纪律,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
凡违反本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具体的处罚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行执行。
处理房屋质量纠纷的两种方式。首先,在保修期内,购房者发现房屋存在一般质量问题,可要求开发商维修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其次,若房屋主体结构存在问题,购房者需向质量监督单位申请检查并取得不合格证书,再要求开发商退房并赔偿损失。
征地拆迁中涉及的主要主体及其职责。包括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房屋拆除单位和拆迁管理部门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我国法律对征地拆迁主体的相关规定,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征收与补偿等方面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
购房补充协议中的重要事项。包括开发商用词需注意违约金比例和期限、购房者在举证责任中的保护、开发商对风险的转移需明确异常困难的定义、违约责任的具体内容和优先效力等。购房者需要注意这些事项,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租赁房屋续租手续的相关法律规定。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的规定,租赁期满需要续租的承租人应在租赁期满前三个月向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核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将被批准续租并签订续租合同。未提出续租申请的承租人需腾退公共租赁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