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对遭受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有哪些保护措施

对遭受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有哪些保护措施

时间:2022-04-22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8112
法院应当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配合,对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伤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经济救助、法律援助、转学安置等保护措施。关于对遭受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有哪些保护措施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对遭受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措施

1. 心理干预、经济救助、法律援助、转学安置等保护措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应当与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加强配合,对遭受性侵害或暴力伤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经济救助、法律援助、转学安置等保护措施。

2. 法律权利

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享有以下权利:

(1) 在起诉阶段,有权向检察人员反映对案件的意见。如果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 在法庭上,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并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对法庭上出示或宣读的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等证据,可以发表意见。

(3) 被害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获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

(4) 有权参加法庭辩论。

(5) 如果被害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6) 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依法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被害人的这些诉讼权利,也适用于被害人的代理人。具体的代理范围应以委托代理协议为准,可以全权代理或部分代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及其权利

    刑事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及其权利。法定代理人是代表未成年人或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的个人或机构,主要在刑事诉讼中出现。法定代理人具有多种权利,包括委托辩护人、变更刑事强制措施、提起上诉、申诉、抗诉以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旨在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 国家对未成年工劳动保护有哪些

    国家对于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得招录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招录必须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加以保护。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包括立法和监察、管理与宣传、安全技

  • 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法律处罚措施

    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法律处罚措施。幼师虐待幼儿的行为是违法的,《刑法修正案(九)》对此类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单位犯罪的责任追究和刑事处罚。同时,《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明确禁止虐待未成年人。

  • 管辖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 16岁可以工作吗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