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在债务人破产程序中未获全部清偿时,可以向法院请求担保人继续承担担保责任。法院应予以支持。
如果担保人已承担担保责任,并在和解协议或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向债务人追偿,法院不予支持。
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二十三条
抵押权人在通过起诉或仲裁来实现担保物权时,需要注意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担保物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可以在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的3年内行使担保物权。这个“3年”是担保物权的法定存续期间,不受当事人约定或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的约束。
债权人可以就主合同纠纷和抵押合同纠纷一起提起诉讼,但需要遵守主债权诉讼时效的规定。在此情况下,债务人和抵押人作为共同被告。
抵押权人可以在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内单独就抵押权的实现提起诉讼,此时抵押人为被告。
抵押权人提起诉讼时,应及时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抵押权人自抵押物被扣押之日起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这些孳息用于支付收取孳息的费用、主债权利息和主债权。但如果抵押权人未将扣押抵押物的事实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的义务人,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该孳息。
抵押权人享有将抵押物折价、拍卖、变卖以得价款并优先受偿的权利。所得价款应按照以下顺序偿还:实现抵押权的费用、主债权利息和主债权。如果没有特别约定,价款应按照先后顺序偿还。
企业破产清算中资不抵债的处理方式。当企业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清算组需按法定顺序进行清偿,若资不抵债则应立即申请破产并由法院指定新的清算组处理。同时,清算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登记情况、清算组情况、债权人通知和公告情况、资产负债状况等内容。
企业破产后劳动关系的存在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后法人资格仍然存在,因此劳动关系也仍然存在,直到企业法人资格注销为止。文章还介绍了破产程序的终结和管理人的职责。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后的还款责任。在宣布破产后,债务将根据优先顺序以公司剩余财产清偿。清偿顺序包括职工债权、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以及普通破产债权。职工债权优先清偿,其次是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中关于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有关规定。当有多名连带债务人被裁定破产时,债权人可分别申报全部债权。管理人或债务人解除合同,对方可申报因解除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债权人未按时申报债权,可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已分配部分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