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将受到人民法院的制裁:
对于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单位,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其履行协助义务,并可以予以罚款。对于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仍不履行协助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拘留,并向监察机关或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协助执行的相关单位主要包括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所以及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单位。这些单位根据法院的通知,可以进行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在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所的存款,以及办理房产证、土地证、山林权所有证、专利证书、车辆执照等有关财产权证照的转移手续。被执行人所在单位的财务部门也可以扣交被执行人的工资或其他收入。
由于委托执行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会直接前往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进行执行。然而,由于人地两生以及其他不便之处,当地人民法院的积极协助是执行工作的重要条件。当地法院应主动派人陪同外地法院派来的执行人员,提供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并配合做好有关部门和执行人员的工作,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及对强制执行的态度。当地法院还应协助外地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冻结银行账户,以及协助外地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等。
在执行过程中,法院可能需要公民的协助进行执行工作,例如公民交出被执行人存放在其处的钱、物、证券、车辆等,或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问题及其相关解释。文章详细阐述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定义和认定条件,以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共犯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串通的情况。文章还解释了刑法中关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
欠债多少会导致房产被查封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房产查封需要债权人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请求,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欠债金额标准。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时,法院有权扣留其收入,但保留生活必需费用。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会发出裁定和协助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对于销售未遂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构成违法行为则采取相应措施。行政处罚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权利、听取陈述等步骤。执行行政处罚时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不停止执行等原则,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处罚决定得到履行。
依嘱托登记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规定。依嘱托登记是不动产登记机构根据特定嘱托进行的不动产登记行为,其法律依据包括《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国土资源部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机构根据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等进行登记是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