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特征,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
一般情况下,合同违约金上限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然而,违约金是双方在订约时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预先估算,与违约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不完全相符,因此需要法官自由裁量。
法律规定预定违约金除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还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和证明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承担的具体责任。然而,如果当事人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要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施工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成立后,在履行完毕之前,当事人一方通过行使法定解除权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法定解除权是根据法律规定发生的解除权。
如果承包人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或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没有完工且在发包人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完工,或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且拒绝修复,或将承包的建设工程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发包人可以解除合同。
如果发包人未按约定支付工程价款,或提供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协助义务,导致承包人无法施工且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相应义务,承包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承包范围、合同工期、质量标准、合同价款等。承包人需按设计预算单价结算,并负责采购、运输、保管、使用所有永久和临时工程的建筑材料。此外,合同还涉及工程预付款和进度工程款的支付问题。
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情况及连带责任种类。《解释》明确指出了四种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情况,包括承包人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企业名义、建设工程未招标或中标无效、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
异地施工欠材料款的起诉程序,涉及选择管辖地和法院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当事人需遵守一系列法律条款,如提供施工现场相关资料、遵守环保和安全规定等。在特定情形下,还需办理申请批准手续。
临时土地使用证申请书的撰写方式及流程。申请人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临时用地申请书、身份证明、合同、范围图等。申请程序包括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核准、支付补偿费和土地收益、核发批准文书、划定用地范围等步骤。同时,临时用地应具备特定条件,如建设项目施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