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一些财产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如果当事人无法协商解决共同财产分割问题,我国确定了一些原则来保证共同财产的合情合理分配。
夫妻共同财产的所有权是平等的,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都有使用和处分共同财产的权利。在离婚时,双方有平等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然而,平等并不意味着份额的平均分配。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该均等分割,但具体处理时可以考虑实际需求和财产来源等因素。
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首先要保护子女的利益,特别是未成年子女的物质需求。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可以将一部分共同财产分给子女,或者照顾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
无论离婚是由哪一方提出,只要夫妻感情确已破裂,都可以获准离婚。然而,如果一方有严重违反婚姻义务、破坏夫妻关系的行为,如通奸、姘居、重婚、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等,无过错方应该得到照顾,以弥补其所受到的身心伤害与痛苦。
对于婚后故意将工资存入父母的银行账户的情况,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收入属于父母的财产。根据银行的转账记录,只要双方未就婚后财产收入达成书面协议,无论存入哪方的账户,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民法典》与《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房产归属问题的规定。父母离婚时将房产赠与孩子需过户后才生效,未过户期间房屋仍属于夫妻双方。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出现欺诈、胁迫等情形,可以请求变更或撤销。对于已交付给子女的房屋,即使未过户,
离婚时商品房的财产分割规则。对于婚前全款购房,如果房产证登记在购房人名下,则属于婚前财产,离婚后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对于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房但房产证只有一方名字的情况,如果无法证明另一方出资或赠与,则无法分割房屋。此外,按揭购房和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房
赡养协议与财产关系的问题。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之间履行的法定义务的协议,与财产无直接关系。赡养协议包括被赡养人和赡养人的基本信息、赡养义务、给付方式、保护措施等。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得免除。若某子女无法履行赡养义务,其
军人婚内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明确,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及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确保公平合理地进行财产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