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从属性要点
用益物权一旦设立,用益物权人便独立地享有对标的物的使用、收益权。用益物权是一种主权利,而不是从属其他物权的权利。因此,作为用益物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都是一种独立的权利,它不从属于其他权利。而地役权作为一种为了需役地的便利而产生的用益物权,与需役地的关系又极为密切,由此发生了主从权利的关系,即地役权从属于需役地的使用权。地役权不能与需役地分离而单独转让,它必须随着需役地的使用权转移而一同转移。当需役地的使用权发生转让时,地役权也应当随之发生转让。
由于地役权的成立必须是有需役地与供役地同时存在,因此在法律属性上地役权与其他物权不同。地役权虽然是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但它仍然应当与需役地的使用权共命运,必须与需役地使用权一同移转,不得与需役地分离而单独让与。
地役权的从属性,主要表现在三种情形:第一,地役权人不得自己保留需役地的使用权,而单独将地役权转让;第二,地役权人不得自己保留地役权,而单独将需役地的使用权转让;第三,地役权人也不得将需役地的使用权与地役权分别让与不同的人。总之,地役权只能随需役地使用权的转让而转让,如果违反r地役权的从属性就被认为行为无效。例如,甲为了自己房屋采光方便,与乙房屋设定了采光地役权,约定乙的房屋不得修建二层以上建筑,并办理了登记。后来,甲将自己的房屋转让给了丙,乙就在自己的房屋上修建了三层小楼,丙请求乙去除?层,遭到乙的拒绝。乙认为:地役权乃是他与甲设定,旁人不得享有。本案分析认为,地役权与需役地共存亡,需役地既已转移至丙,为需役地所设定的地役权也当然转移至丙,除非当事人双方在设立地役权合同时另行约定。所以丙的主张应予支持,乙的主张不成立。
地役权的法律性质,包括其作为存在于他人不动产之上的用益物权的特点,以及其从属性和不可分性的特征。地役权的设立旨在让自己的不动产能够更好地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满足需役地的便利。此外,地役权不可与需役地分离转让,需役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消灭会导致地役权的
地役权的构成要件和法律特征。地役权的成立需满足需役地和供役地同时存在等要件,其目的是为了给利用自己的土地提供便利。地役权是对他人所有或使用的土地加以利用的用益物权,其权利主体可以是土地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地役权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同时其设立旨在对自
地役权的设立形式及其相关规定。设立地役权需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当事人可选择登记。地役权期限依当事人约定,且不得超过相关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地役权在设立相关权利时继续有效。地役权自合同生效时设立,不得单独转让或抵押,随相关用益物
相邻权和地役权的区别。相邻权并非独立物权类型,是不动产所有权或用益物权的扩展,不需单独公示,具有法定性和对抗性。而地役权是独立的用益物权,需独立公示和当事人协议,可约定有偿或无偿及存续期间。两者在对不动产物权的限制程度方面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