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达成的协议,约定了保险权利和义务关系。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并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后,保险合同才能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以确认保险合同的成立。根据法律规定,成立的保险合同从合同成立时开始生效。
保险合同的生效是指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条款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一般情况下,合同一经成立即生效,双方开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然而,保险合同通常是附条件或附期限生效的合同,只有当事人的行为符合所附条件或达到所附期限时,保险合同才会生效。例如,如果在保险合同订立时约定保险费交纳后合同开始生效,那么即使保险合同已经成立,也需要等到投保人交纳保险费后才能生效。在我国的保险实践中,普遍推行的“零时起保制”意味着保险合同的生效时间是在合同成立的次日零时或约定的未来某一日的零时。
在目前的保险销售业务中,特别是机动车交强险的购买过程中,机动车车主通常会直接在4S汽车销售店投保交强险,这属于保险代售。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要求4S店店员像专业的保险业务员一样对保险合同内容进行过多解释。此外,保险单通常是格式条款,对涉及的免责条款等会加注黑体、加粗等以进行提示,但对保险期间并没有进行特殊标注。即使在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时,如果投保人没有对保险期间进行合理提示和说明,应当本着有利于被保险人利益的原则,要求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完善合同,避免争议事项的出现。因此,保险合同中的保险期间是否立即生效或附有期限,取决于保险人是否履行了合理的说明和提示义务,由投保人选择即时生效还是附期限生效。
保险合同的成立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应当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当事人也可以约定采用其他书面形式载明合同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当保险人审核投保人填写的投保单后并在投保单上签章表示同意承保时,即意味着保险合同已经成立。然而,保险合同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保险责任的开始。
财产保险合同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解除合同的限制、保险标的安全责任等。文中强调了在签订此类合同时,坚持诚实信用原则以及保险利益原则的重要性。另外,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安全状况有权进行检查,并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建议。若投保人未履行相关责任或通知
关于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的若干问题,包括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投保人的告知义务及保险人的提示、说明义务等。对于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方面,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阐述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处理方式。在投保人告知义务方面,明确了投保人在何种情况下可免除其如实告知
给付性合同与补偿性合同的区别与联系。给付性合同是基于危险分担原则,以维持或改善现有生活条件为目的,保险金约定于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大多相符。补偿性合同则旨在获得相应赔偿,保险金依据标的物的实际价值或市场价格确定。两类合同在保险目的、保险金确定标准和给
购房贷款中的保险要求。在购买住房时,个人没有强制保险要求,但如果申请公积金贷款或商业性个人住房担保贷款,银行会要求借款人投保特定险种。主要包括住房财产保险、贷款保证保险和人身保险。保险流程一般在贷款发放前完成,包括签订合同、公证和保险手续、抵押登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