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 > 犯了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怎么处罚

犯了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怎么处罚

时间:2022-07-29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1023
犯了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关于犯了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怎么处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处罚

1. 处罚

犯了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人,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盗窃罪的法律规定

1. 盗窃公私财物的处罚

对于盗窃公私财物的人,如果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 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罚

对于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人,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3. 其他盗窃罪的处罚

对于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律电报的人,将会被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于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人,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从重处罚。

对于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人,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人,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人,将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 伪造证件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伪造证件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伪造证件罪涉及非法制造国家机关证件等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处罚程度视情节严重而定。而诈骗罪则是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此外,文章还涉及伪造公文、印章罪和伪造身份证件罪等相关法律规定。整体上,文章强调了伪造证件行为的违法

  • 毒驾撞交警的刑事责任及法律适用

    毒驾撞交警行为的刑事责任及法律适用。涉及吸毒罪、妨害公务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吸毒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根据情节判处相应刑罚;危害公共安全行为根据后果和情节判决;妨害公务罪适用于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严重情节将从重处罚。

  • 被判决剥夺政治权利指哪些权利

    被判决剥夺政治权利的具体含义,包括选举权、言论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以及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等。同时,也解释了无期徒刑政治权利终身的含义和计算方式。这些权利的剥夺是对犯罪分子的一种处罚措施,旨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 渎职罪20万判刑吗
  • 食品监管渎职罪怎样量刑处罚
  • 阻碍城管执法会被拘留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