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绑架罪(刑法第239条),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
2、法律依据:《刑法》第239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1、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2、司法机关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应当注意:“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是指由于在绑架过程中对被绑架人使用暴力或者进行虐待等导致被绑架人死亡,以及被绑架人在绑架过程中自杀身亡的行为。“杀害被绑架人”,是指在劫持被绑架人后,由于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没有实现以及其他原因,故意将被绑架人杀害的行为;由于法律对绑架致使被害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立法上采用的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而且是处死刑,因此,司法机关在适用时应当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严格掌握适用的条件。
关于我国诈骗罪中,如果一次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但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时,可将诈骗数额进行累计计算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意见,当累计数额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时,应依法定罪处罚。此外,文章还详细列举了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诈骗数额接近标准时的认定方法。
国家对于滥用职权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请律师进行辩护的问题。律师在滥用职权案件中扮演辩护角色,帮助当事人进行无罪或罪轻辩护,并处理相关程序事宜。相关法律知识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规定了滥用职权罪的情形及应予立案的情形。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判决时间,法院审理这类案件通常应在受理后的2个月内宣判,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等特定案件可延长。非法持有枪支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持有军用枪支、非军用枪支、弹药等,对于不符合配备条件的人员擅自持有或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法律追究。
湖北省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和司法解释中关于诈骗刑事案件的具体应用法律解释。追诉标准包括使用伪造信用卡、诈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等情形。司法解释则明确了不同诈骗数额对应的刑事责任,并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