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夜修路扰民能打110报警,如果属于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情形,公安机关不会对其进行处罚,如果不属于上述情形一般会处警告。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在实践中,由于工地赶工期等原因,会使用大机械施工,甚至夜间施工,以致工地噪音扰民问题屡屡上演。当受害人向工地追责索偿的时候,工地的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究竟该由谁承担责任,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1、工地噪音扰民造成损害的,承包人是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建筑公司,那么由该建筑公司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如停止制造噪音,赔偿损失等。按照《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工地施工噪音扰民的,承包人(建筑公司)存在过错,理应承担侵权责任。
2、工地噪音扰民造成损害的,承包人是没有施工资质的个人、建筑公司的,承包人与发包人需要对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受害人可以同时要求承包人及发包人赔偿损失。工地噪音扰民,承包人有责任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发包人没有找有资质得建筑公司,同样存在过错,同样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人身检查在法律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不同国家的级别管辖规定。在英国,治安法院和刑事法院分别审理不同案件;在美国,基层法院和地区法院分别管辖;在法国、德国和日本,根据法定刑的不同进行级别管辖。在中国,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性质进行管辖,且相关法律规定了
基层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中的管辖范围。基层法院管辖除法律规定由上级法院管辖外的所有民事案件和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则管辖特定类型的案件,如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以及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
噪音扰民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根据噪音的不同来源,投诉件会被市政府的投诉受理中心转交给相关的主管部门处理。室内装修、广场高音喇叭、叫卖等噪音由公安机关管理;涉及空调、餐饮店等社会生活的噪音由城管管理;涉及工业企业等的噪音由环保局管理;涉及道路交通的
噪音扰民的维权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准备好证据向当地主管部门举报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维权方式包括:直接找物业反映情况、拨打环保热线12369、拨打110、拨打市长热线12345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噪音扰民问题,可以找警察调解或根据《环境噪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