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处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引发的纠纷;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引发的纠纷;
(3)收回、调整承包地引发的纠纷;
(4)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发的纠纷;
(5)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发的纠纷;
(6)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当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选择以下解决途径:
(1)自行和解;
(2)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进行调解;
(3)申请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4)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法律依据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
适用本法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
(1)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引发的纠纷;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引发的纠纷;
(3)收回、调整承包地引发的纠纷;
(4)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发的纠纷;
(5)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发的纠纷;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土地权属争议的定义及其分类,包括国有用地与农民集体之间关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多类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三级权属争议调处平台和联动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争议调处工作的前期预防和排查,并注重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等措施来解决土地权属争议。
土地确权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由政府处理以及通过起诉向法院解决。具体来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政府处理。
外地人购买土地使用权规定是也是需要通过出让等相关的方式获得土地的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确认在中国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文件中,被称为土地确权。土地使用权确认是指在土地使用权的归属不明或发生争议时,利害关系人请求有关权力机关确认土地使用权归属,从而解决土地使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争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