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如果不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不予确权。
除继承和分居立户外,如果农户一户拥有超过一处宅基地,则不予确权。
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建造的住宅,不予确权。
如果土地权属存在争议且尚未处理结束,则不予确权。
如果农村村(居)民因新建住宅,应当拆除而未拆除的旧宅或旧宅纳入土地置换项目规划但未进行复垦,则不予确权。
如果宅基地处于空闲状态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则不予确权。
如果宅基地因拆迁或原住宅依法被征收,并已依法进行统一安置或补偿,则不予确权。
如果宅基地存在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且尚未处理或正在处理中,则不予确权。
如果宅基地经批准后连续两年未使用,则不予确权。
集体供养的五保户腾出的住宅,不予确权。
如果宅基地因依法查封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等原因限制土地权利,则不予确权。
根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其他不予确权的情形,不予确权。
农村宅基地继承后的处理方式。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本身不能继承,但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合法继承,继承人可以拥有多处宅基地上的房屋。农村宅基地使用需遵守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且需要经过审核和批准。国家鼓励农村村民自愿有偿退出闲置宅基地。个人承包收益和房屋等
农村宅基地拆迁中“一户多宅”的补偿问题。在宅基地总面积未超过当地标准的情况下,一户多宅可以按照一宅进行确权,并获得现金补助、产权互调或自愿退出的补偿方式。此外,文中还介绍了农村“一户多宅”合法的几种情况,包括继承、宅基地买卖、户口迁回、分户等。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关于土地共有人继承权的问题。主要讨论了两种情况:一是子女与父母同农村户口时,子女可以继承土地收益但不能继承承包权和经营权;二是子女户口迁至城市时,无权享有农村土地权益,但可继承父母宅基地上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