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赠与合同未生效,赠与人能行使撤销权。只要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就可以行使任意撤销权,但是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一般不能撤销。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第六百六十四条 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实际上,赠与是否生效,需根据赠与财物的类型判断:
1、赠与动产
如手机、工艺品或干脆就是现金等,只要受赠人接受了赠送的财物,赠与就成立并立即生效。而财物归受赠人所有,即使赠与人反悔,受赠人也可以不返还财物。
2、赠与不动产
比如房产,受赠人接受赠与人赠送的财物,只是表明赠与成立,但还要按法律规定办理不动产权变更手续,房产赠与的要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办理之后赠与才发挥真正生效,否则赠与人是可以反悔要回房产。并且,受赠他人房产后,又没签订赠与合同的,即可以行使任意撤销权。当然,受赠人出现法定撤销赠与情况的也可以行使撤销权:
(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对赠与人应负担抚养义务但是未积极履行;
(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撤销权除斥期间的举证责任问题。债权人承担举证责任,目的是撤销债务人滥用财产处分权的行为。撤销权的法律依据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行使范围以债权为限。撤销权的期间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一年内行使,债务人的行为发生起五年内没有行使则消灭。撤销权的性
撤销权纠纷的三种主要类型:撤销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纠纷、撤销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纠纷和撤销债务人低价转让财产纠纷。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些纠纷的概念和实例,并指出债权人可以撤销债务人的这些行为。同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
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两者在合同有效要件欠缺的性质、效力状态、有权主张并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以及受时间限制方面存在不同。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合同当事人主体能力方面的有效要件,而可撤销合同一般只是欠缺意思表示真实的合同生效要件。效力待定合同处
赠与合同中撤销权的两种类型: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前者适用于特定条件,后者基于法定事由。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两种撤销权的法律依据、适用条件和分类。任意撤销权可以在赠与合同尚未履行且符合一定条件时行使,而法定撤销权则基于受赠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定事由,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