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合同 > 财产保险合同 > 王某诉人保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

王某诉人保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

时间:2023-11-17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41

案情简介

保险合同的内容

2007年3月7日,原告王某为其京GEW235货车购买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并选择了机动车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作为保险附加条款。其中,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机动车损失险限额为35,000元,第三者责任险责任限额为50,000元。

事故经过

2008年2月25日,原告驾驶京GEW235货车在110国道101公里700米处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行人王乔桐受伤。经怀来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认定,原告对此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受伤情况和费用

王乔桐因事故受伤,经延庆县医院诊断为颌面外伤,右上门牙骨折松动。根据怀来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的调解,原告已经支付了修复牙齿的后期治疗费用1500元,并支付了事故车辆清障费和停车费380元。

诉讼请求

原告王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延庆支公司赔偿其因交通事故所支付的赔偿款1500元,清障和停车费用380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辩称

被告辩称对于原告已支付的医药费和修理费,已经进行了理赔。然而,关于牙齿治疗费用,被告认为该费用是双方当事人未经被告书面同意达成的协议,并且尚未实际发生,因此暂不同意赔偿。另外,对于清障费和停车费,被告同意按事故责任比例赔偿,但要求在原告提供证据的情况下进行赔偿。

法院裁判

法院认为,原告与被告签订的保险合同属于有效合同,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投保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属于保险责任范围,被告应当承担赔付保险金的责任。由于原告为其京GEW235车投保了机动车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因此被告应在相应责任限额内对车辆损失和第三者赔偿责任进行赔偿。

原告已经在怀来县公安警察交通大队的主持下对第三者的损害进行了赔偿,并且已经实际支付。因此,原告要求被告进行赔偿的理由是正当的,法院予以支持。被告以未经书面同意且未实际发生为由的抗辩不成立。

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第三十三条、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法院判决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延庆支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王某保险赔偿金1766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保险合同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