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7日,原告王某为其京GEW235货车购买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并选择了机动车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作为保险附加条款。其中,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机动车损失险限额为35,000元,第三者责任险责任限额为50,000元。
2008年2月25日,原告驾驶京GEW235货车在110国道101公里700米处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行人王乔桐受伤。经怀来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认定,原告对此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王乔桐因事故受伤,经延庆县医院诊断为颌面外伤,右上门牙骨折松动。根据怀来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的调解,原告已经支付了修复牙齿的后期治疗费用1500元,并支付了事故车辆清障费和停车费380元。
原告王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延庆支公司赔偿其因交通事故所支付的赔偿款1500元,清障和停车费用380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辩称对于原告已支付的医药费和修理费,已经进行了理赔。然而,关于牙齿治疗费用,被告认为该费用是双方当事人未经被告书面同意达成的协议,并且尚未实际发生,因此暂不同意赔偿。另外,对于清障费和停车费,被告同意按事故责任比例赔偿,但要求在原告提供证据的情况下进行赔偿。
法院认为,原告与被告签订的保险合同属于有效合同,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投保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属于保险责任范围,被告应当承担赔付保险金的责任。由于原告为其京GEW235车投保了机动车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因此被告应在相应责任限额内对车辆损失和第三者赔偿责任进行赔偿。
原告已经在怀来县公安警察交通大队的主持下对第三者的损害进行了赔偿,并且已经实际支付。因此,原告要求被告进行赔偿的理由是正当的,法院予以支持。被告以未经书面同意且未实际发生为由的抗辩不成立。
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第三十三条、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法院判决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延庆支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王某保险赔偿金1766元。
一起机械厂与保险公司间的保险纠纷案。机械厂投保后,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保险公司要求增交保费未果。后机械厂仓库发生火灾,损失严重,保险公司却拒绝赔付。文章从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告知义务、保险合同的公平原则以及保险人未作任何意思表示的默认等方面进行了
关于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的若干问题,包括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投保人的告知义务及保险人的提示、说明义务等。对于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方面,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阐述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处理方式。在投保人告知义务方面,明确了投保人在何种情况下可免除其如实告知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的相关内容,该司法解释自6月8日起开始实施。司法解释主要就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合同一般规定部分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解释,包括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合同订立、投保人的告知义务等方面的内容,以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解释涉及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中的保险赔偿、保险合同签字问题、保险人承保条件、投保人的告知义务等方面。解释旨在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