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7日,原告王某为其京GEW235货车购买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并选择了机动车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作为保险附加条款。其中,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机动车损失险限额为35,000元,第三者责任险责任限额为50,000元。
2008年2月25日,原告驾驶京GEW235货车在110国道101公里700米处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行人王乔桐受伤。经怀来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认定,原告对此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王乔桐因事故受伤,经延庆县医院诊断为颌面外伤,右上门牙骨折松动。根据怀来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的调解,原告已经支付了修复牙齿的后期治疗费用1500元,并支付了事故车辆清障费和停车费380元。
原告王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延庆支公司赔偿其因交通事故所支付的赔偿款1500元,清障和停车费用380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辩称对于原告已支付的医药费和修理费,已经进行了理赔。然而,关于牙齿治疗费用,被告认为该费用是双方当事人未经被告书面同意达成的协议,并且尚未实际发生,因此暂不同意赔偿。另外,对于清障费和停车费,被告同意按事故责任比例赔偿,但要求在原告提供证据的情况下进行赔偿。
法院认为,原告与被告签订的保险合同属于有效合同,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投保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属于保险责任范围,被告应当承担赔付保险金的责任。由于原告为其京GEW235车投保了机动车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因此被告应在相应责任限额内对车辆损失和第三者赔偿责任进行赔偿。
原告已经在怀来县公安警察交通大队的主持下对第三者的损害进行了赔偿,并且已经实际支付。因此,原告要求被告进行赔偿的理由是正当的,法院予以支持。被告以未经书面同意且未实际发生为由的抗辩不成立。
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第三十三条、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法院判决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延庆支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王某保险赔偿金1766元。
给付性合同与补偿性合同的区别与联系。给付性合同是基于危险分担原则,以维持或改善现有生活条件为目的,保险金约定于合同,与人身保险合同大多相符。补偿性合同则旨在获得相应赔偿,保险金依据标的物的实际价值或市场价格确定。两类合同在保险目的、保险金确定标准和给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是属于保险合同纠纷的一种,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其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均不得以保险方的名义签订财产保险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的标的,必须是投保人所有或管理并与之有
农场依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经过调查后认为肇事的2辆车均是保险公司曾书面建议农场停产大修的车辆,农场不听建议,造成了保险事故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第13条规定,保险费方对此不负赔偿责任。但是保险公司不但拒绝赔偿并且
上诉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海支公司,住所地佛山市南海区经委大厦一、六层。禅建支行提供了2002年9月6日其直属上级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与佛山支公司签订的《分期付款购车履约保证保险合作协议》及《补充协议》、2002年10月31日“陈小蕾”与南海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