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动产登记簿就抵押财产、被担保的债权范围等所作的记载与抵押合同约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登记簿的记载确定抵押财产、被担保的债权范围等事项。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十八条
抵押物又称为抵押权的客体、抵押权的标的,是指抵押人用以设定抵押权的财产。因为抵押权是担保物权,抵押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应当具有特定性。不特定的财产无法确定其价值,无法支配其价值,不能在其上设定抵押权。特定化的财产既可以是某一财产,也可以是某类财产或某些财产。
2、应当具有交换价值和可让与性。抵押权是支配标的交换价值的权利,其标的当然应当具有交换价值。抵押权又是一种换价权,其实质是优先受偿权,作为抵押权标的财产还应当具有可让与行。不具有交换价值的财产不能变价,不具有可让与性的财产不能实现变价,不能作为抵押权的标的。
3、不因继续使用收益而损毁其本来的价值与形态。抵押权成立后,抵押人仍可以对抵押财产进行使用收益,若该抵押财产因抵押人的继续使用收益会受到损毁而使其价值减损,则抵押权人的利益将失去保障。所以,抵押物应是非消耗物,不能是消耗物。
4、应当是能够以登记的方式予以公示的财产。抵押权不以移转标的物的占有为要件,因此抵押权不能以占有的方式公示,而需要以登记等方式公示。我国《民法典》中对不动产和特殊的动产的抵押登记做了明确规定,但对一般动产抵押的抵押物登记并无限制,即使没有以登记或注册等方式公示权利的动产也可作为抵押物,但此种状况下的抵押权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债务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的效力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则担保合同无效。但存在争议的是,如果担保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独立担保条款”,即担保合同的效力独立于被担保的借款合同,是否有效需进一步研究和解释。初步结论认为需考
主合同撤销后担保合同的处理方式。担保合同是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协议,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具有相对独立性。担保合同包括保证合同、抵押合同和质押合同。当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也无效,但可根据特殊约定进行例外处理。担保合同应明确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等事项
签担保合同是否需要抵押物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担保人无需提供抵押物,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担保人确保债务人能够履行还款义务。另外,文章也探讨了借条中是否可以使用物品作为抵押担保,以及担保方是否可以用物抵押的问题。担保公司提供的动产抵押服务包括浮动抵押和确定
抵押担保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其相关法律依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抵押担保合同要具有法定效力,需满足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条款表述清晰真实、遵循法律规定且不损害公众利益等条件。同时,讨论了18岁孩子抵押贷款转让和抵押物被卖后的处理方法。如遇到法律难题,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