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
(1)扬言或者准备、策划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2)曾经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要挟、迫害等行为的;
(3)采取其他方式滋扰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的正常生活、工作的;
(4)其他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情形。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三十二条
1、犯罪客体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民主权利。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客观表现为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既可以是行为人利用手中职权,假公济私,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也可以是行为人没有利用职权而对证人采用恐吓、行凶、伤害等手段进行报复。打击报复证人罪侵害的对象只能是依法作证的证人。
3、主观方面不同。两罪的主观特征都表现为直接故意,但行为人具体的故意内容不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行为人出于报复证人的目的,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妨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侵害证人的合法权益,却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则出于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的目的,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上述人等的民主权利,妨害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却希望其结果的发生。
打击报复证人罪是指故意对证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侵犯了证人的人身民主权利,同时也危害了国家的司法活动。根据《刑法》第三百零八条,对于进行打击报复证人的行为,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人只要对证人打击报复的,都可构成本罪。“打击报复”包括多种方式,主要有对证人进行暴力伤害,利用职权降薪、降职、辞退,当众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等。打击报复证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可予批评教育,或者给
若行为人的犯罪情节严重的,会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控告、申诉、批评、检举等民主权利,同时也妨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打击报复证人罪侵害的对象只能是依法作证的证人。
对于犯此罪的行为人,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打击报复证人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民主权利。打击报复证人罪侵害的对象只能是依法作证的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