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作证罪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区别
时间:2025-01-0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妨害作证罪和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区别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妨害作证罪与打击报复证人罪最主要的区别是主观要件不同,妨害作证的目的是让证人不能出庭作证或者作伪证,而后者的目的是对证人生命健康权进行侵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妨害作证罪是指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对于妨害作证罪的定罪与量刑,根据情节的轻重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打击报复证人罪是指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对于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定罪与量刑,根据情节的轻重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妨害作证罪的情节轻重怎么判断
妨害作证罪的情节轻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 行为动机: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出于非法实现自己的财产利益还是出于非法占有他人合法财产的目的。如果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财产利益,虽然手段是错误的,但行为的目的并没有错。而如果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占有他人的合法财产,那么行为目的和手段都是错误的,违法程度显然大于前者。
- 实施虚假诉讼标的数额:行为人希望达到的犯罪目的,即虚假诉讼标的数额越大,行为给他人财产利益可能造成的危害或者损失就越大。
- 采用的手段及造成的伤害后果:妨害作证罪是一种教唆性犯罪,行为人可能采用暴力、威胁、利诱或者其他本身不具有非法性的手段。采用不同的手段,其教唆的强度及危害程度是不同的,应当根据社会伦理上的价值判断标准及直接对被害人或者间接对社会大众的损害程度及危险性加以适当的评价。行为强度及危险性越高,罪责就越大。
- 对司法诉讼活动的影响程度:包括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和司法效率的影响。根据虚假证据是否进入诉讼环节,对司法过程是否已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等不同情况,可以进一步分为:一是仅有妨害作证行为,但相关虚假证据尚未进入诉讼环节的;二是已经进入诉讼环节,但被鉴别出来,没有影响到判决的公正性的;三是进入诉讼环节,对相关证据的鉴别和认定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司法成本,影响了司法效率的;四是虚假证据未能被鉴别出来,司法机关以之为依据作出错误判决的。以上不同情况,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也不同,对司法诉讼活动的影响越大,行为的罪责就越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取保候审的重复申请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重复申请规定。其中符合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申请取保候审,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性的情形以及特定健康原因等。同时,被取保候审者需遵守相关规定,如不得离开居住地、及时到案等。若违反规定,可能会
-
法院开庭审判的决定及准备工作
法院开庭审判的决定及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给被告人、告知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通知相关当事人和证人、通知人民检察院开庭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和相关人员以及公告开庭信息等。所有准备工作应以文字形式记录并附在案卷中,由相关人员
-
离婚案件中的诉讼费用及其负担
离婚案件中的诉讼费用及其负担。涉及受理费、申请费,具体费用标准根据案件性质和涉及的财产情况而定。诉讼费用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
交通事故案件证据清单
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证据清单,包括各诉讼主体的身份事项和相互关系证据、驾照及年审情况、事故经过及责任划分情况、治疗鉴定情况以及与赔偿有关的相关证据。不同组别的证据清单分别详细列出了各类证据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对于交通事故案件的审理具有指导意义。
-
申请回避的方式
-
办案机关有刑诉法117条行为当事人如何处理
-
行政案件延期审理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