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罪的认定是什么
时间:2022-06-10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法修正案11增加的高空抛物罪,具体认定关键是存在“高空”和“物品”,这里需要注意高空主要指距离地面较高的空间,而物品则是指具备有体性,两者同时存在并且造成情节严重的后果,关于高空抛物罪的认定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高空抛物罪的认定是什么
1. 高空抛物罪的认定依据
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高空抛物罪的认定依据是存在主观故意,从高空抛掷物品并且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物损失。根据相关规定,如果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并且情节严重,可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高空抛物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将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 高空抛物罪的要件
高空抛物罪要求抛掷的物品具有危险性,为较重的物体,并且在有人经过的地方抛物,足以危害到多人的安全。抛物者必须具有主观的故意,并且造成了危险性。如果抛物行为造成人员伤害或死亡,还可能构成其他犯罪。
3. 高空和物品的认定
在高空抛物罪的认定中,对于"高空"和"物品"的认定成为关键。首先,对于"高空"的认定,应该是指"距地面较高的空间",而不仅限于高层建筑。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0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的民用建筑。因此,在低层或多层建筑附近、陡坡、悬崖、人行天桥等地方都可能发生高空抛物罪行为。其次,对于"物品"的认定,高空抛物罪中的"物"与侵犯财产罪中的"物"有明显区别。在高空抛物罪中,"物"不必具有经济价值,只要具备有体性即可。一般来说,指的是固体物,但不排除部分高密度、腐蚀性、毒害性、高温液体的可能性,但气体应排除在外。对于固体物的具体种类,无法一一列举或排除,需要根据抛掷物的质量、体积、尖锐程度、抛掷高度、坠落速度等进行具体分析。因此,认定构成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的高空抛物罪,至少需要满足以下要件: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从高空抛掷物品致使人员伤亡或重大财物损失等严重后果,可以根据具体情形按照高空抛物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
二、高空坠物造成他人损害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的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如果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侵权人需要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如果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要给予补偿。在获得补偿后,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的情形发生。如果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将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一旦发生上述情形,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高空坠物致人亡的刑事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高空坠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当高空抛物或坠物威胁到公共安全时,责任人可能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此外,还介绍了高空坠物的现象及其对城市管理、立法和法院工作带来的压力,呼吁公众注意阳台等高空
-
最高法关于高空坠物的民事规定内容是什么
最高法关于高空坠物的民事规定内容,实行无过错原则,找不到肇事者整栋楼住户和物业公司需共同赔偿。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禁止高空抛物,造成损害需承担侵权责任。对于高空抛物砸死一人,判刑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
高空抛物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高空抛物罪是否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意见指出,故意高空抛物者可能会被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并规定了从重处罚的情形。同时,《刑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此外,高空抛物罪属于具体危险犯,在造成实质性伤害后才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
高空坠物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高空坠物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高空抛物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应承担刑事责任,最高可判死刑或无期徒刑。对于是否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或故意杀人、伤害罪,需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打官司是否有必
-
高空坠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
高空抛物未造成损失的怎么处理
-
高空抛物最高可按什么罪名入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