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境外,人民检察院认为已经查清犯罪事实,证据确实充分,并且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零五条规定。
贪污罪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贪污行为,除具有一般贪污违法行为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要认定贪污罪与一般贪污违法行为,需考虑以下方面:
(1) 贪污数额是否达到5千元人民币。贪污数额按累计方法计算,达到5千元人民币的行为构成贪污罪,不论情节如何;未达到5千元人民币的行为一般视为一般贪污违法行为。
(2) 贪污的情节。贪污情节主要针对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人民币的贪污行为。如果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人民币,但情节较轻,应认定为一般贪污违法行为;如果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人民币,但情节较重,应认定为贪污罪。
要综合分析和界定贪污的情节是否属于较重或较轻范围,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行为人的一贯表现;
(2) 行为人贪污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3) 行为人贪污的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性质和用途;
(4) 行为人贪污的手段;
(5) 贪污行为造成的后果;
(6) 行为人的悔罪表现。
法院对犯罪嫌疑人的公诉程序,包括公诉的定义与目的、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受理程序以及案件管辖权的处理。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将填写受理审查起诉登记表。对于管辖权的处理,同级案件、上下级案件及一人犯数罪等情况都有明确的处理方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贪污受贿犯罪侵犯了国家廉政建设制度,被列为专门章节,作为独立的类罪。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国家廉政制度的行为,情节严重,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构成。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打击是当前反腐
狭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范围,主要讨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给国家财产、集体财产或其他社会公共财产造成损害的案件。还探讨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主体,包括侦查主体、审查公诉主体和审判主体。最后,文章讨论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限与时效问题。
关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面临的刑事责任。依据司法解释,具体数额较大包括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或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的情形。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根据不同数额也有相应的刑事责任。各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执行标准并报最高法备案。对于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