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运输假币罪怎么判

运输假币罪怎么判

时间:2023-04-24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8497
运输假币罪既遂会受到的处罚:构成本罪既遂的,一般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20万元的罚金;运输假币的数额巨大的,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的罚金。关于运输假币罪怎么判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运输假币罪的刑罚

1. 既遂情形下的刑罚

如果构成运输假币罪的行为已经完成,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20万元的罚金。

2. 数额巨大情形下的刑罚

如果运输的假币数额巨大,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的罚金。

3. 数额特别巨大情形下的刑罚

如果运输的假币数额特别巨大,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使用假币与其他罪行的区别

1. 伪造货币后持有、使用假币的认定

对于伪造货币后而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的认定,涉及到伪造者与持有者、伪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以往的审判实践中,对于伪造货币后持有假币的行为,有的认为已构成数罪,主张实行两罪并罚;有的认为构成数罪,但坚持按牵连犯处理。对于伪造行为后而使用假币的认定,存在不同的意见。

然而,从伪造货币的目的和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来看,使用假币是为了伪造货币的目的,因此,将使用假币的行为单独评价并从一重罪论处是合适的。

2. 持有假币罪与运输假币罪的界限

持有假币和运输假币是刑法上两个独立的行为,但它们之间存在交叉。运输假币是以持有假币为条件的,而持有假币有时表现为随身携带假币。两者的区别在于行为人的故意内容不同。如果明知是假币而加以运输,应以运输假币罪论处;如果不以运输为目的而携带假币,应以持有假币罪论处。

3. 盗窃、抢夺假币后持有、使用的认定

对于盗窃、抢夺假币后持有、使用的行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盗窃、抢夺的货币中夹杂假币,并且真货币数额较大、假币数额较小,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可按盗窃、抢夺罪论处。反之,如果盗窃、抢夺的假币数额较大、真币数额较小,不构成盗窃、抢夺罪,可按持有、使用假币罪论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时间及相关种类。若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执行,行政机关可在三个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种类。

  • 非法经营疫苗犯罪的法律解读

    非法经营疫苗犯罪的法律解读。这类犯罪属于非法经营罪,包括未经许可经营特定物品、买卖许可证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行为的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罚金等惩罚。而发放高利贷行为一般不属于此范畴。量刑标准取决于犯罪情节。

  •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定义与要件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定义与要件。该罪行侵犯的是社会公共秩序,扰乱、冲击或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的行为都属于此罪行范畴。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量刑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 被告人王金辉抢劫一案再审刑事判决书
  • 关于持有使用假币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 购买使用持有调换假币违法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