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爆炸罪指的是过失地引发爆炸物,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于既遂的过失爆炸罪,应当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规定了过失犯前款罪的量刑标准,对于过失爆炸罪的既遂,应当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界限标准:根据法定构成要件来划分。根据刑法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爆炸罪的既遂。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照刑法第115条的规定,加重犯罪处罚。爆炸罪的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使爆炸未能得逞。这种情况属于未实行终了的爆炸未遂。
(2)危害程度:爆炸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在一定条件下就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无论是否引起严重后果,都是既遂。爆炸罪的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使爆炸未能得逞。这种情况属于未实行终了的爆炸未遂。
爆炸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主要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特定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不同:爆炸犯罪行为人引发爆炸物或以其他方法制造爆炸,造成或足以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的毁损,其危害结果是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犯罪行为人虽然也使用爆炸的方法,但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其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是特定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伤亡,而且一般只造成人身伤亡,不造成财产毁损。
如果使用爆炸手段故意毁损某项特定的公私财物,其结果没有同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大量公私财产的,应依照刑法第275条的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
危险物品肇事罪指的是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种犯罪只能由过失构成,而爆炸罪在客观方面不仅限于上述情况,在主观方面一般由故意构成。
(1)行为方式、侵犯客体、危害后果:使用爆炸方法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等犯罪与爆炸罪在犯罪构成要件上有很多相同之处。
(2)特别法条的适用:由于刑法对此类行为有专门规定,因此,如果行为人使用爆炸方法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应根据特别法条的原则,分别以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论处。
合同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确认犯罪是否既遂以是否具备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为标准。合同诈骗罪也存在未遂形态,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根本标志是行为人是否实际获得对方当事人财物。若行为人已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并造成被骗人错误认识,则为既遂
毒品运输途中的犯罪行为在刑法中的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无论毒品在运输途中的哪个阶段,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属于犯罪行为,并需追究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犯罪行为的处罚规定,包括单位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
滥用职权罪和徇私舞弊罪的性质和刑罚。滥用职权罪是刑事犯罪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若滥用职权导致重大损失,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和拘役等。徇私舞弊罪同样受到法律制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也会受到相应处罚。此外,还有其他相关法律进行具体
投毒送医院是否构成犯罪中止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和规定,犯罪中止需满足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条件。投毒送医院的行为不符合这些条件,因此不构成犯罪中止,而是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