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爆炸罪指的是过失地引发爆炸物,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于既遂的过失爆炸罪,应当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规定了过失犯前款罪的量刑标准,对于过失爆炸罪的既遂,应当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界限标准:根据法定构成要件来划分。根据刑法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爆炸罪的既遂。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照刑法第115条的规定,加重犯罪处罚。爆炸罪的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使爆炸未能得逞。这种情况属于未实行终了的爆炸未遂。
(2)危害程度:爆炸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在一定条件下就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无论是否引起严重后果,都是既遂。爆炸罪的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使爆炸未能得逞。这种情况属于未实行终了的爆炸未遂。
爆炸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主要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特定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不同:爆炸犯罪行为人引发爆炸物或以其他方法制造爆炸,造成或足以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的毁损,其危害结果是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犯罪行为人虽然也使用爆炸的方法,但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其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是特定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伤亡,而且一般只造成人身伤亡,不造成财产毁损。
如果使用爆炸手段故意毁损某项特定的公私财物,其结果没有同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大量公私财产的,应依照刑法第275条的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
危险物品肇事罪指的是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种犯罪只能由过失构成,而爆炸罪在客观方面不仅限于上述情况,在主观方面一般由故意构成。
(1)行为方式、侵犯客体、危害后果:使用爆炸方法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等犯罪与爆炸罪在犯罪构成要件上有很多相同之处。
(2)特别法条的适用:由于刑法对此类行为有专门规定,因此,如果行为人使用爆炸方法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应根据特别法条的原则,分别以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论处。
我国刑法对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包括刑罚起点和具体标准。轻微伤可能导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而重伤或以上则刑罚更重。对于故意伤害罪,还考虑了伤害后果、伤残等级、手段残忍程度等因素来量刑。
刑事责任的确定及量刑标准,重点介绍了故意伤害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故意伤害罪的刑罚确定依据,量刑的综合考虑因素,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的原则,以及减轻处罚的特殊情况。文章旨在说明法院在确定刑事责任和量刑时,将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
中国刑法对于打架致人腰椎骨折的量刑标准,以及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规定,量刑标准需根据伤情鉴定结果确定,涉及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等刑罚。构成故意伤害罪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并且已经对他人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包括轻伤、重伤或死亡。同时,文
卧轨自杀未遂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包括一系列行为,包括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因此,如果一个人实施卧轨自杀未遂并破坏了社会秩序,就可能会被视为寻衅滋事罪并受到法律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