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劳动合同纠纷 > 法律规定什么是住房公积金

法律规定什么是住房公积金

时间:2022-07-12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0371
法律规定住房公积金是用人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关于法律规定什么是住房公积金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住房公积金的法律规定

1. 住房公积金的定义

根据法律规定,住房公积金是指雇主及其在职员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标准由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制定,并经过本级政府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批准。职工和单位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比例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

2.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依据为《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根据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根据第十八条规定,职工和单位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比例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在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具体的缴存比例由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制定,并经过本级政府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批准。

二、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条件

1. 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符合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条件。

2. 离休、退休

达到离休或退休的年龄。

3.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4. 出境定居

出境定居。

5. 偿还购房贷款本息

用于偿还购房贷款本金和利息。

6. 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

家庭的房租超过规定比例的工资收入。

7. 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户口迁出本市

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且户口迁出本市。

8. 非本市户籍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不在本市就业且离开本市

非本市户籍职工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不在本市就业并离开本市。

9. 职工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职工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10. 职工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并造成生活严重困难

职工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并且造成生活上的严重困难。

11. 职工或其配偶、父母、子女发生特殊病症

职工或其配偶、父母、子女发生福建省劳动社保部门规定的特殊病症,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

住房公积金是五险一金中的一项,雇主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及时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即使在试用期内也不例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风险提示

    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相关风险提示。文章详细阐述了合同期限的三种形式、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方面的规定。同时,文章特别提示了试用期的相关规定和风险,包括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长短的限制以及违法约定的试用期所需承担的责任。

  •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以及劳动报酬等方面。双方遵循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期望保持良好的长期聘用关系。合同涉及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等不同类型的合

  • 员工在家猝死,单位是否负有责任?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由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计算。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则由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计算。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一般为5%至

  • 税前9000税后多少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根据法律规定,单位和个人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保费用。具体而言,单位需要缴纳的比例为养老保险21%、医疗保险9%、失业保险2%、工伤保险0.5%、生育保险

  • 大连暂不实行央行新政,二套房首付比例仍为六成
  • 沈阳第二次购房首付多少,可以认定二套房的情况有哪些
  • 先审核贴息额店后放贷是什么办理流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