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贪污贿赂罪 > 共同受贿罪从犯怎样量刑

共同受贿罪从犯怎样量刑

时间:2022-08-10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1936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关于共同受贿罪从犯怎样量刑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共同受贿罪从犯的量刑标准

1、从犯的处罚减轻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七条对共同犯罪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和从犯,根据其在犯罪中的角色和行为的严重性,分别进行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被认定为主犯。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被认定为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共同受贿犯罪的认定

1、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受贿的认定

根据相关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行为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需要考察双方是否存在共同受贿的故意和行为。

2、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受贿的认定

如果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向国家工作人员转达请托事项,并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告知该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近亲属收受了他人财物,仍按照近亲属的要求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情况下,应认定该国家工作人员为受贿罪的共犯,而其近亲属则应作为受贿罪共犯论处。

3、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受贿的认定

如果除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外的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并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双方共同占有收受的请托人财物,这种情况构成受贿罪共犯。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指定他人将财物送给其他人,也构成受贿罪,应予以定罪处罚。

4、家属作为帮助犯的认定

在共同受贿犯罪中,家属可以作为帮助犯协助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犯罪。这种观点被广泛接受,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得到采纳。主要表现在,家属通过各种方式为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提供必要的条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及国家财经管理制度,行为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表现是未经批准擅自挪用公款。根据相关法律,挪用公款罪包括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目的、进行非法活动,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从

  •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犯罪及相关处理措施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犯罪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将构成挪用公款罪,由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负责立案侦查。对于未达标准的行为,将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发现挪用公款行为应立即报案,以确保合法处理。

  • 共同受贿犯罪如何认定

      根据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取决于双方有无共同受贿的故意和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指定他人将财物送给其他人

  • 浅析受贿罪的主体

    我国《刑法》第九十三条对受贿罪主体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之后,随着新情况的不断变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又对受贿罪主体有所扩展。因而,不能构成受贿罪主体。\"而刑法对受贿罪的共同犯罪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由于不具备特定身份,

  • 受贿罪主从犯的认定标准
  • 中间人算受贿吗
  • 下列哪些选项中的甲属于犯罪未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