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认定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 网约车司机虚假陈述,作伪证只罚款吗

网约车司机虚假陈述,作伪证只罚款吗

时间:2022-07-24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3508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网约定司机在法庭上作虚假陈述的,作伪证的,是不是只会罚款,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不构成犯罪,并情节比较轻的,法院一般只处罚款。关于网约车司机虚假陈述,作伪证是不是只罚款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网约车司机虚假陈述,作伪证只罚款吗

1、网约定司机在法庭上作虚假陈述的,作伪证的,是不是只会罚款,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1)、如果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依据情节的轻重,给予罚款、拘留等处罚;

(2)、如果构成犯罪的,按伪证罪追究刑事责任,依据犯罪情节量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伪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二、伪证罪该如何认定

(一)伪证罪与非罪的界限

1、对于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或者业务水平有限而提供不正确的鉴定、记录、翻译的;

2、以及由于对于案件真实情况一知半解,认识不准确,或者道听途说而传闻作证,从而提供了虚假证明的;

3、因不具备伪证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伪证罪。对于虽有伪证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认定为犯罪。

(二)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两者的区别是:

1、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前者的行为是在侦查、审判中发生的;后者的行为是立案侦查之前实施的,并且是引起案件侦查的原因。

3、前者是通过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等手段实现的;后者则是作虚假的告发。

4、前者只是在个别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上,提供伪证;而后者则是捏造了整个犯罪事实。

5、前者的目的可能有两种: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而后者的目的只能是陷害他人,使无罪者受到刑事处分。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网约定司机在法庭上作虚假陈述的,作伪证的,是不是只会罚款,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不构成犯罪,并情节比较轻的,法院一般只处罚款。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