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老年人保障 > 成年子女是否当然享有父母房屋的居住权

成年子女是否当然享有父母房屋的居住权

时间:2022-07-12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33863
成年子女并不是当然享有父母房屋的居住权,成年子女要享有父母房屋的居住权,需要获得父母的同意,或有书面协议、遗嘱等,父母不同意成年子女居住,成年子女不得强行居住。关于成年子女是否当然享有父母房屋的居住权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成年子女是否当然享有父母房屋的居住权

1、成年子女不是当然享有父母房屋的居住权。子女是否有父母财产的居住权取决于父母是否通过合同或遗嘱为其设立继承权。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七条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三百六十八条 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第三百七十一条 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

二、设立居住权适用哪些情形

1、离婚时为让对方及时给付折价补偿款,在房产上设立居住权。

(1)双方可以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房屋归对方所有,但是对方需要向你支付一定数额的房价补偿款。

(2)在你将房屋完全过户给对方的同时,要求对方为你办理居住权设立登记。

2、结婚时可要求对方为自己设立居住权

这属于婚前房产加名问题的变通选择,结婚前,女方不一定非得要求男方在婚前房产上加自己的名字,可以设立一个固定期限或以有生之年为限的居住权,这样既保住女方的居住利益,也可避免在房产证上加名闹矛盾。

3、老人立遗嘱为心仪之人设立居住权

(1)老人想将房子留给子女,又担心常年照顾自己的后老伴、保姆在自己死后被子女赶走。

(2)老人可以在立遗嘱时,明确为心仪之人设立一个固定期限或以有生之年为限的居住权。

(3)老人百年之后,子女就需要按照老人的意思配合其办理居住权设立登记,保障老人心仪之人的居住权利。

4、实现“以房养老”

老人可以将自有房屋抵押或卖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同时在房子上给老人设立居住权,老人可通过合同约定按月领取一笔售房款,并在房屋中居住到去世为止。

成年子女享有父母房屋的居住权,未成年子女才享有父母房屋的居住权。子女成年之后,父母可以拒绝成年子女在家里居住的请求。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女儿出嫁户口在娘家承租有居住权吗?

    女儿出嫁后户口在娘家时是否享有居住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最新资讯,女儿在娘家享有居住权是由房屋所有人设立的用益物权,与户口无关。用益物权关注物的使用价值,具有目的的用益性,并可通过书面居住权合同来约定具体的居住权安排。

  • 离婚后住房问题的法律解释

    中国离婚后住房问题的法律解释。根据婚姻法规定,当一方离婚后生活困难时,另一方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包括住房。对于没有住处的一方,可以通过提供房屋的居住权或所有权来帮助。但居住权是有限期的物质帮助,并非永久。以刘某与周某的离婚案例说明了这一点。

  • 离婚协议中房屋归孩子,前妻是否有权居住?

    离婚协议中房屋归孩子时,前妻作为监护人是否有权居住的问题。依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前妻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时应遵循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享有居住权,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因此,在房屋归孩子所有的情况下,前妻有权居住。

  • 公房承租权的变动与继承问题

    公房承租人死亡后承租权的变动与继承问题。共同居住人在公房承租人去世后需协商决定房屋承租权归属,并向公房产权人申请更名。公有住房不可继承,公民仅拥有居住权,无处分权。涉及争议时,共同居住人可诉诸法律维护权益。

  • 离婚后前夫又回来住违法吗?
  • 父母赠与子女房产后的居住权问题
  • 周边农村房屋拆迁怎么补偿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