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印章主要分为五种,分别是公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章和发票专用章。公章用于公司对外事务处理,财务专用章用于公司票据的出具,合同专用章用于公司签订合同时加盖,法定代表人章用于特定的用途,发票专用章用于公司开具发票时加盖。
刻制公司印章需要企业拿着税务登记证副本、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身份证先到公安局登记备案,公安局开出证明后,再到指定的地点刻章。刻制印章时需要提供以上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的规定》,公司印章的特别要求包括:圆形形状,直径不得大于4.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单位名称,自左而右环行;所刊名称应为法定名称,可以采用规范化简称;印章所刊汉字应当使用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字体为宋体;其他专用印章应与单位正式印章有所区别,并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后可以刻制;刻制印章应到当地公安机关指定的刻章单位进行。
如果公司的印章确实被盗、抢或丢失,首先应由法人代表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到丢失地点所辖的派出所报案,领取报案证明。然后需要在市级以上每日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做登报声明,声明公章作废。最后,办理新刻印章备案并刻制新的印章。
如果公司的大股东把持公章使公司的运营进入僵局,其他股东一般无法重刻公章。公安机关一般不会给予办理印章的丢失备案,即使重新刻制印章,公司仍然会面临两枚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局面。
不同的印章在法律效力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小区别。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盖章要求并且意思表示真实,印章均为有效。公章具有最广的使用范围,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盖有法人公章成为判断民事活动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标准。其他专用印章的法律效力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电子签名法》,电子印章具有合法地位。电子印章是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除了法律法规规定不适用电子文书的情况,都可以约定使用电子印章。电子印章不适用于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转让,涉及停止公用事业服务等情况。
根据《合同法》,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因此,如果合同上有法定代表人签字,合同仍然有效。公章和合同专用章在合同签订方面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如果公司自愿将公司印章外借他人使用,应视为公司授权他人使用公司印章,因此,公章外借他人使用并私下签订的担保合同是有效的,公司需要承担担保责任。
公司章程可以约定印章的使用规则,但章程仅对内有约束力。如果相对人是善意的,即使印章的使用违反章程,合同仍然有效。但是,违反章程使用公章损害公司利益的人需要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分公司虽然没有独立法人地位,但在合同上加盖分公司的印章一般认定为合同有效,相关的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公司在印章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印章刻制流程不清晰,刻章单位不规范,缺乏印章管理规章制度,印章使用审批不严格,印章保管不健全,印章被盗、抢或丢失后处理不及时,印章被仿冒后应对措施不当,下属单位印章收回销毁不及时等。
公司应建立日常保管制度,采取分级保管的制度,设立专人保管印章,制定印章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建立印章使用台账,及时报告和报案印章被盗、抢或丢失的情况,定期检查印章的真伪性。
识别印章的真假可以从字体、颜色、形状、角度和位置等方面进行判断。真印章使用宋体字,颜色不均匀,形状和周围圆圈有一定的缺陷,角度有轻微偏差,位置盖在文字上。假印章使用其他字体,颜色一致,形状和周围圆圈完美,角度正好,位置盖在空白处。
公司在印章管理方面常见的风险包括他人使用假冒的印章、他人使用扫描打印的印章、对方使用没有备案的内设部门章、使用有数码符号的印章等。为了降低风险,公司应加强审查工作,要求对方提供相关证据,拒绝不符合规范的印章使用。
根据法律规定,印章必须由专门保管人妥善保管,不得擅自委托他人保管并在其岗位职责中予以明确。
公章应妥善保管,注意安全,防止损毁、遗失和被盗。
印章保管人必须妥善保管印章,不得遗失。如遗失,必须及时向公司办公室报告。
必须严格依照公司对印章的使用规定使用印章,未经规定的程序,不得擅自使用。
在使用中,保管人对文件和印章使用单签署情况予以审核,同意的则用印,否决的则退回。
检查印章使用是否与所盖章的文件内容相符,如不符则不予盖章。
在印章使用中违反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由公司对违纪者予以处分,造成严重损失或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建议公司安排专属的部门或者专职人员管理公章的使用、加印以及登记,并制定相应的公司内部制度加以完善。
专管公章的人建议仅限于行政职能部门或者行政人员,避免公章管理人员与具有对外负责销售或者采购的人员身份同一。
企业要建立岗位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印章管理岗位人员要签订法律风险岗位承诺书,明确印章管理岗位的法律风险防控职责。
企业要制定印章管理规定,指定印章归口管理部门,明确企业各部门印章管理职责,明晰印章刻制、使用的业务流程,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新注册设立的单位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应直接到行政服务中心公安机关刻制印章并备案。企业临时刻制印章,包括项目部印章,必须经过印章管理部门统一提出,经过法律部门、专业部门审查,报公司主要领导审批。
企业应当建立统一的印章使用台账,制定印章使用申请表。申请使用印章的单位必须按印章管理规定履行审批程序,经过有权部门和企业领导批准。
印章保管人员必须加强对印章的保管,未经企业主要领导批准,不允许将印章携带外出,特殊情况下需携带外出时,必须指定监印人随同。
禁止在空白介绍信、空白纸张、空白单据等空白文件上盖公章。如遇特殊情况时,必须经总经理同意,而且公章使用人应在《公章使用登记表》上写明文件份数,在文件内容实施后,应再次进行核准登记。
企业必须定期检查印章使用情况。企业印章管理部门应按照印章管理规定组织法律、监察等部门对所属单位印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企业应加强对项目部印章、部门印章的使用管理,限定其用途和使用审批程序,严格按公司行政公章的使用程序要求各级印章保管和使用单位。
企业所属部门发生变更或被撤销后,印章统一管理部门必须收缴部门印章及用印记录。分公司注销后,必须收缴分公司包括行政印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负责人名章等在内的全部印章及用印记录。项目部关闭后,项目部印章及用印记录必须全部上缴企业印章管理部门。
企业在遇到仿冒本单位或项目部印章的情况时,企业印章管理部门要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法律管理部门,由法律管理部门按法律规定解决。
个人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法律性质及特征。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应纳个人所得税。私营企业则由自然人投资设立,包括个人独资企业等多种形式。私营企业的特征包括所有制性质的划分、出资方式和责任形式的多样性等。个人独资企业特征是投资者
为了码头更好的明天,特制定如下规章制度,规范各个人员的职责,望大家遵照执行。
码头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其具体岗位职责,涉及总经理、会计和副总经理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总经理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政策、组织生产、安全等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会计岗位需遵守国家法规,执行单位决议,做好统计工作等;副总经理负责财务管理、资金运转、安全生产等工作。这些
私营企业的法人属性及其类型。私营企业的法人属性取决于其是否符合独资法人或有限责任公司的定义。私营企业主要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三种类型。其中,只有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如
刑法中有期徒刑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的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的刑罚,以及重大责任事故罪中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等的认定。无论企业性质、职工身份,只要违反规定造成重大事故,都将受到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