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刑罚如下: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具体行为方式包括以下四种:
指合法拥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单位或个人,明知他人没有货物购销或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即使有货物购销或提供了应税劳务但为其开具数量或金额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
指合法拥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单位或个人,在本身没有货物购销或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的情况下为自己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即使有货物购销或提供或接受了应税劳务但却为自己开具数量或金额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指没有货物购销或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的单位或个人要求合法拥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单位或个人为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即使有货物购销或提供或接受了应税劳务但要求他人开具数量或金额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进行了实际经营活动,但让他人为自己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指在合法拥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单位或个人与要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单位或个人之间沟通联系、牵线搭桥的行为。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本罪的主体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收管理制度。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并具有牟利的目的。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没有货物购销或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以上是我国法律对于虚开发票罪的具体刑罚和认定要件。在相关事项的认定和处理上,需要严格基于不同的涉案情节和后果进行认定,特别是虚开发票的违法涉案金额还需要由司法机关进行清算处理。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
不开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单位和个人在与外部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必须开具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文章还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理性消费,停车、旅游和住宅买卖等方面也需注意相关法律事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印制、领购、
倒卖发票中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倒卖发票中间人的行为构成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将被判处相应刑罚并罚款。文章还介绍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五种犯罪手段,以及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刑事责任。对单位和个人犯相关罪行都有明确的法律处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