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发票罪数额认定
时间:2024-11-22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对于发票的管理是十分的重视的,并且有很多的机构对发票是要进行时刻的监督;但是仍然还是有很多的虚开发票的现象发生,严重的危害了金融市场的秩序,其虚开发票的数额也是不同的。那么虚开发票罪数额怎么认定?下面就让雄安新区律师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虚开发票罪数额认定的法律解释
一、虚开发票罪的行为对象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之一的规定,虚开发票罪采取空白罪状的表述方式,没有具体叙明“虚开发票”的范围。因此,在没有司法解释对其细化规定的情况下,对虚开发票罪犯罪数额的司法适用存在较大分歧。
二、不同观点对虚开发票罪数额认定的争议
1. 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发票管理办法》,虚开发票罪的行为对象是“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因此,凡是开票的内容与实际业务不符就属于虚开。根据这种观点,所有不相符的数额,包括真实交易与逃税套现并存的混开情况,均属于虚开发票罪的犯罪数额。2. 另一种观点认为,刑法是保障法,虚开发票罪规制的对象范围要小于行政法规制的对象范围。根据这种观点,只有危害到国家的税收管理秩序的“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才是虚开发票罪的行为对象。在混开情况下,虚开发票罪金额应以逃税套现金额为准。
三、对虚开发票罪数额认定的解读
1. 从行政犯罪的法理和相关法律规定出发,对虚开发票罪的数额认定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解读。首先,虚开发票罪属于行政犯罪,可以借鉴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解读。然而,这种解读必须符合刑事立法的目的,不能简单地将行政法规的内容套用在刑法条文中,否则将违背现代法治原则。因此,对虚开发票罪的解读应该参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刑法规范进行独立性评价。2. 结合刑法规范对虚开发票罪进行独立性评价,需要考虑虚开发票罪在刑法体系中的位置。虚开发票罪被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的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之中,表明刑法设立该罪名保护的法益是国家的税收征管秩序。因此,如果虚开的发票既没有造成国家的税收损失,也没有危及国家的税收秩序,甚至连造成国家税款损失的危险都不具备时,该行为就不构成虚开发票罪。3.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数额认定一般有三个指标:销售额、税额和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刑法规定了不同数额的刑罚。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10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万元的属于“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税款数额50万元以上的属于“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
四、结论
根据以上解读,对虚开发票罪数额的认定应综合考虑行政法规和刑法规范,并参照刑事立法的目的和保护法益。在混开情况下,虚开发票罪的数额应以逃税套现金额为准,而不是票面金额。同时,对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数额认定,应以销售额、税额和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为依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
-
不开发票的行为应该怎样处罚
不开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单位和个人在与外部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必须开具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文章还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理性消费,停车、旅游和住宅买卖等方面也需注意相关法律事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印制、领购、
-
倒卖发票中间人的刑事责任
倒卖发票中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倒卖发票中间人的行为构成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将被判处相应刑罚并罚款。文章还介绍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五种犯罪手段,以及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刑事责任。对单位和个人犯相关罪行都有明确的法律处罚规定。
-
虚开发票罪既遂怎么定罪处罚
-
最新虚开发票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
虚开发票罪数额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