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行使知情权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股东应向公司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行使知情权。
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以下文件: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股东会会议记录以及财务会计报告。如果公司拒绝提供这些文件,公司应出具书面说明。
股东行使知情权的法律依据是《公司法》第三十三条。根据该条款,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在股东查阅公司账簿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只有公司登记在册的股东才有权利查阅公司账簿。如果公司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原告在起诉时不具有股东资格,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如果原告能够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其在持股期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并请求查阅或复制持股期间的特定文件材料,则除外。
股东有权查阅公司成立至担任股东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财务会计报告可以复制,但会计账簿不可复制。如果担任股东期间对应年度的财务报告次年才出具,同样可以查阅。
股东可以委托律师或会计师一同查阅公司账簿。
股东应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并要求在15日内得到答复并说明理由。如果公司拒绝提供查阅,股东可以选择起诉。
公司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如果有合理理由认为股东的目的是不正当的,或可能损害公司的合法利益。此外,公司章程也可能对查阅行为有合法约定。需要注意的是,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并不是拒绝查阅的合理事由。
股东应向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股东的查阅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这是主流观点。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以及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在价格举报时,需明确举报原因、地点等信息并详细说明情况。国家禁止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假标示、双重标价等13种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将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
患者知情权的起源、概念及具体内容,分析了患者知情权被侵犯的原因,包括法律监管的缺乏、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同时,提出了完善患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医疗知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医疗体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