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者应及时前往指定医院接受治疗,并由雇主为其申报工伤、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索取工伤赔偿。如果雇主未履行上述义务,劳动者可以自行申请。
2. 法律依据:
-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五条规定,如果雇主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受伤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如果雇主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而发生工伤事故,雇主应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如果雇主不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将先行支付,然后由雇主偿还。如果雇主不偿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法追偿。
1. 工伤报告程序
2. 工伤认定程序
3. 工伤鉴定程序
工伤鉴定是在劳动者经过工伤认定程序后,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4. 协商赔偿程序
工伤鉴定完成后,可以根据鉴定标准计算赔偿数额。如果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国家工伤保险机构将根据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如果没有参加工伤保险,需要与雇主协商解决。
5. 劳动仲裁程序
如果与雇主无法协商解决,可以根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6. 法院审理程序
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7. 执行程序
仲裁或判决生效后,如果雇主不支付赔偿费,可以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并由法院执行。
8. 申诉程序
对生效判决不服,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
工伤处理程序是劳动者或其家属最终获得工伤赔偿的关键。其中包括工伤认定、工伤伤残等级鉴定等环节。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工伤补偿办法中的工伤补偿标准,根据员工所受伤害的等级,工伤补偿标准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具体的补偿标准包括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补偿越多。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首先进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如发生争议可仲裁。在认定为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无过错、工伤发生一年内,进行工伤认定。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无资质企业无法认定工伤,损害劳动者权益。如用人单位不认定,可向上级人社部门申请复核并鉴定。工伤申
右手食指末节骨折的工伤鉴定等级。根据GB/T16180标准,该情形可能被鉴定为十级伤残,主要依据手指末节骨折及功能障碍的程度进行评定。工伤认定则依据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等情形。经治疗伤情稳定后,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享受相应工伤待
工伤鉴定所需的材料清单。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需提交有效的诊断证明、病历等材料,以及身份证明原件。申请工伤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等级鉴定还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病历及影像学检查报告等。复查鉴定时同样需填报申请表并报送相关证明材料。此外,受伤部位的彩色照片也作为